新华社南昌4月20日电题:有了“新动能” 不怕“去产能”――一家玻璃制品企业的四次转型感悟 新华社记者秦宏 产学研合作研发的环保新材料受到市场青睐,技术引进的新产品红利在延续……面对玻璃行业去产能,拥有“新动能”的江西鼎盛玻璃实业有限公司看到的是机遇,而非危机。 十余年来,脱胎于江西鼎丰玻璃有限公司的鼎盛公司,通过不断转型调整,从江西省内较大的普通日用玻璃制品制造公司,蜕变成为当地一家重要的新兴新材料高新技术公司。 鼎盛公司第一次在市场驱动下转型,由生产玻璃原材料延伸到生产酒瓶,形成产业链条是在2001年。转型后,公司给江西一家知名酒企供货,一度产销两旺,并逐渐发展成省内一家大型酒瓶生产企业,年产值最高时达3000多万元,市场也扩大到周边省份。 普通酒瓶属低端玻璃制品,产品附加值低。2006年前后,行业竞争激烈,淡季库存大,酒企结算货款慢,行业利润日渐趋薄。鼎盛公司不得不第二次转型,通过国内外市场考察,开始做茶具、酒具等仿玉及异形玻璃器皿。 开始时,鼎盛公司二次转型的效果明显。90%的玻璃器皿出口国外,年出口总值2亿多元。但好景不长,因玻璃器皿在国外深受欢迎,但生产技术门槛低,国内企业“一窝蜂”地上马生产线,再次造成竞相压价,行业“内耗”严重。 鼎盛公司董事长张强金告诉记者,2012年前后,出口玻璃器皿产品不仅利润率下降到保本微利水平,且随着经济下行趋势蔓延,国外市场需求不振,公司产品出口量锐减近四成。 无奈之下,鼎盛公司开始第三次产品转型。“通过前两次转型,我们懂得了差异化竞争理念。”张强金说,玻璃器皿市场不景气、利润低,想发展就得找其他差异化产品。发现轻量化玻璃矿泉水瓶在国内外很受欢迎,且生产上有技术门槛后,公司就从国外引进了生产技术设备,生产这种产品。 “新技术新产品,为企业带来新增长点,但这次转型对我触动最大的不在于此。”张强金说,生产线引进时,国外公司派来十余人的指导团队,这让他见识了科技的“含金量”,也明白公司发展慢,根源是创新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与其临阵磨枪被动转型,不如自主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2014年,鼎盛公司开始了第四次转型。 通过调研走访,张强金得知,“浮法微晶玻璃”技术在行业内处于前沿,武汉理工大学一个研究团队通过了量产前的中试,生产出来的新材料在性能和环保上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 “它代表了建材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是玻璃行业发展的‘新动能’,当时我决定与武汉理工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张强金说。2016年,鼎盛公司的国内首条浮法微晶玻璃生产线成功投产。 “如今,一些国内外新材料企业先后慕名前来咨询合作,这让我们对新产品信心倍增。”张强金说。 目前,鼎盛公司已从占地90多亩的小制造公司,发展成为占地900多亩的新型玻璃制品和新材料公司,今年产值有望达到6亿元。与此同时,鼎盛公司还与高校合作规划了总投资27亿元、生产微晶玻璃及其延伸产品的新型微晶装饰材料产业园项目。 “没有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产品。”采访中,张强金说,公司四次转型淘汰的是落后产能,实现的是创新发展,这带给自己的启示是:产品研发创新还要加强加快,要站在行业的前端,不断延伸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