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谈]

为什么会说80%的投资人都赚不到钱

浏览:245 评论:1
2016-4-26 15:31:46 来自理财生活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本帖最后由 陈窈窕 于 2016-4-26 15:32 编辑

这篇文章主要谈谈“no zuo no die”的常识。什么是常识? 好比吃饭,你饿了可以吃一千一万种食物,但是你不吃肯定会饿死。谈常识,不是纠结吃一千一万个食物中哪个,而是明白我一定要吃。

  赚大钱,一定要冒险

  这是第一个常识:不冒险赚不到大钱。如果赚大钱用吃来比喻,冒险就是你不吃就会饿死。

  为什么这么说?

  先来谈谈赚小钱。赚小钱说透了也就这么几个原因:不是专业出色,就是人情练达。如果两者兼顾,就是混到一个公司的中高层,实现一定的小康。

  但是,赚大钱靠这些老老实实的努力还是不够的。人都是聪明人,已经确定能赚大钱的地方要么被瓜分光了,要么是骗子在骗你。

  剩下的就是不确定能赚大钱的地方,所谓机会。机会的背后,都是有风险的,包括时间的损耗,投入金钱的损失,甚至生命的危险。

  回到投资这个问题上,很多投资人喜欢问:这个平台投资安全么?

  一开口思想就错了。如果你的投资是追求安全,你应该去储蓄!

  投资没有安全不安全,只有风险大不大。千万记住,投资,你是冒风险的!而且回报率越高,风险就相对越高,而你想降低风险则需要花更大的精力做研究。

  另外,做投资正确思考方式是:这个平台中短期大概怎么样,风险高低又如何?


  冒险不等于作死

  这是第二个常识,冒险不等于冒死,作死。换句话说,不吃饭会死,但也不能因为为了吃饭而吃有毒食物。

  前面谈了冒险精神,现在再来谈谈作死精神。

  作死精神最典型的特征:即不懂,也不爱学习。但还想赚大钱。

  轻信不切实际的谎言和保证,以及各种来历不明的流言。看到似是而非的机会,不研究就孤注一掷投上所有的钱财。

  投资完之后,就把头埋在沙子里,听不得半点坏消息。有人嘀咕不好非跟人家拼命不可。等到项目出事以后,又没有主张及时止损,随着事态的恶化随波逐流。

  可以毫不客气的讲,投资市场80%的人都是作死精神拥有者,代言人。所以也基本吻合了任何投资领域,也只有20%才真正赚到钱,20%里的20%赚到大钱。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话看起来励志,但励志的背后是一不小心就会人财两空。


  量力而为

  这个常识,主要讲人需要时刻拿捏冒险和作死的界线。因为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时常高估自己的能力。

  俗话说,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这只是鼓励一下胆小鬼要勇敢一点。凡事落到实处,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步子迈太大难免扯着蛋。

  当我们的目标,有60%把握的时候,奋力一拼还可以说冒险精神。但一旦低于60%,运气成了成败的核心条件,就跟赌徒无疑。

  这就好比当年甲午时期日本打中国,风险很高,但先发制人有60%的胜率,算是一种理性的冒险。而偷袭珍珠港挑战美国,两国实力悬殊,日本最多只有20%的赢面,就变成了豪赌。而赌博,大部分赌徒的结局都是输的连底裤都不剩。

  投资也一样。当你的投资确定性低于60%的时候,就要想想这是自己的冒险精神,还是单纯作死。或者,怎么通过其他办法来提高确定性。

(本文素材整理自网络)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热门版块 更多
下载客户端
随手记客户端 直接扫描下载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