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阿鲁米拉 于 2015-12-7 16:35 编辑 毕业以后,虽也常看书,但经常是跳着看,这个章节感情绪就看看,那个章节不感兴趣,就不怎么看或者干脆不看。自从怀孕之后,看的最多的就是育儿书籍,这书看了一本又一本,感觉学到了不少东西,也趁着现在有时间记录下来自己的所学所感吧。 偶然一次去儿童医院下属的诊所去找一位阿姨,阿姨所在的这个诊所主要是给儿童看病和打预防针。那段时间流行性感冒特别严重,很多孩子都中招了,一般去诊所看病都要抽血检验,以确定到底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那天一进去,被里面此起彼伏的哭声震撼了,不管是已经抽完血的,还是正在抽血的,还是等待抽血的,小家伙们都是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要么被爷爷奶奶抱着,要么被爸爸妈妈摁着,反正就是抽完血就万事大吉了。那场面真的是相当,怎么形容呢,相当难受,小时候也是这么打针的吗?怎么才能让宝宝平静接受打针呢? 1、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 如果孩子还没打针,家长首先一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问题很严重,会吓着他们,本来没多大的事,让家长这一脸的严肃,弄得气氛紧张,孩子害怕,感觉打针是多么难以接受的困难似的,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阴影,以后漫长的打预防针生涯该如何度过呢? 2、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 其实现在的小孩子都相当聪明,也很懂事,要以他们能听得懂的语言告诉他们,因为宝宝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病好了就不会不舒服了。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跟他们说,换位想想,如果我们大人被突然带去做某一件事情,我们心里没有预期的时候,也是会紧张的,不是吗? 3、对于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要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 有很多给孩子打针的家长,都会跟孩子说,打针不疼,其实打针还是挺疼的,第一次告诉他打针不疼,孩子就真的以为不疼了,但实际上很疼,那么孩子就会不信任大人了,大人越说不能做什么,那孩子就越会去做什么,反正觉得大人说的话不可信。 4、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 打预防针的时候,经常听到孩子的父母会跟孩子说,你打了针妈妈就带你去游乐场玩,或者妈妈就给你买小汽车之类的,这样可能能解一时的困难,但却不能让孩子真正从心理上接受打针这件事,下次打针还是要通过物质奖励去完成这件事,久而久之,对孩子的影响就不光是打针这一件小事了。 记忆中,我小时候打了特别多次针,后经老妈证实,从出生几天就开始打吊瓶,经常脑袋上别着个枕头回家,第二天再接着打。印象跟深刻的是,经常到半夜十二点就发烧,然后老爸就抱着我去敲社区诊所的门,偶尔有一天晚上没去诊所打针,第二天诊所的大爷总是顺路来家里问问情况。但老妈说我小时候打针从来就是哭一声,然后就不哭了,再一看就是睡着了。也许我天生对打针免疫吧,O(∩_∩)O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