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简七理财 于 2023-7-2 08:51 编辑 大家好呀,我是简七编辑部的乔西~ 又到一年毕业季,不少同学也从校园迈入了职场,开始了人生新阶段。 初入职场,难免会出现迷茫、焦虑、不自信等各种情况,这都是正常的。 现在的挫折都是为了未来能更美地绽放,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被打倒。 碰巧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本书——《学习敏锐度》,作者瑞米,是北大的药学博士,初入职场时,也遇到过迷茫和困惑。 不过,她没有让自己陷入焦虑中,而是选择努力一点,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本书浓缩了作者14年间,从小白到企业高管的心路历程,是一本职场行动指南。 作者将自己在职场「打怪升级」的秘诀总结为「学习敏锐度」,指一个人从经验中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最终将学到的东西成功地应用于新的、陌生的环境的能力。 人的一生就是在处理两类关系,第一类是与自我的关系,第二类是与环境的关系。 针对这两种关系,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在职场中「打怪升级」的七个小锦囊,帮助我们实现复利式成长。 ![]() 图源:《学习敏锐度》 我从中选择了3个(自我认知、心智、人际敏锐度)我们大都会经历的职场难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都是怎么度过难关的。 ![]() 01 职场小白——自我认知 初入职场的你是什么样子呢? 长板没有、短板致命、自卑脆弱。 我想作者这精辟的12字总结应该说出了大部分职场小白的心声。 但是,一年半后,作者就成为了「学习能力强、基本功过硬、积极向上」的职场小能手。 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归结到一点,是提高自我认知敏锐度,洞察自我,清楚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清楚盲点,并利用这些信息高效工作。 作者找来自己岗位的职责描述,总结出里面涉及到的能力,然后绘制了一张能力发展的「重要且紧急」矩阵图。之后利用空闲时间针对不同的能力进行提升。 ![]() 图源:《学习敏锐度》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怎么知道岗位描述中哪些是职场能力呢? 作者也提供了答案。 职场能力可以分为三类,知识、能力和才干,由外而内就像是一个同心圆。 ![]() 图源:《学习敏锐度》 不同能力的应用范围不同,比如知识,往往专业性比较强,很难用在其他领域。而能力和才干的就有很强的迁移能力了。 所以我们在进行能力培养时也要更加重视能力和才干的提升。 能力的培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理论知识,从「无知无能」到「有知无能」; 第二阶段:锻炼固化为技能,从「有知无能」到「有知有能」; 第三阶段:内化为才干标签,从「有知有能」到「无知有能」。 ![]() 02 职场挑战——自我认知 随着能力的提升,我们也慢慢度过了「职场适应期」,接下来你可能开始有机会接触新的岗位和工作,比如成为一个团队的负责人,跳出舒适区迎接新挑战等等。 这种时候,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新的工作难题,比如和新的领导相处困难、对新工作毫无经验,不知道从哪上手等等。 作者就是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去了一个新岗位,但也遇到了巨大的难题。 比如她的新上司抗压能力不太好,容易情绪化,而作者自己无法做好向上管理,承接了大量负面情绪,几乎每周都要大哭一场,还陷入了自我否定。 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不然迟早会崩溃掉。然后作者找到了一种解决办法——A4纸零秒思考法。 操作很简单,每当你遇到困扰的问题时,就拿出一张A4纸来,把遇到的问题写在上面,然后再花2分钟记录下你第一时间想到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每条也不用写太多(20字以内最好),一直写到你的想法枯竭。 这个方法能够让我们养成快速针对问题思考解决方案的习惯。而且我们也可以瞬间将诸多困扰从大脑中移除,清除当时的不良情绪,更有助于快速发现问题,甚至梳理出解决方案。 ![]() 图源:《学习敏锐度》 然后作者根据自己列出的解决方案,制定了行动计划,主动找领导沟通,工作上了解期望值、询问领导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情绪上充分理解他、和他共情,慢慢度过了磨合期。后来甚至还会和领导聊天交心,帮他管理情绪。 同时,这也让作者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领导。 ![]() 03 职场合作——人际 人不是孤立的动物,职场中,除了个人负责的工作,我们也免不了要和他人一起合作。而无论是部门内部的团队合作,还是跨部门合作,分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平时我们的选择一般只有两种,一种叫我打败你,另一种是你打败我,但这两种都不是解决分歧的好选择,作者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第3选择,也就是让你我共赢。 所有事情都有第3选择,共赢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在共赢的前提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要想在冲突中寻第3选择,就需要我们明确识别双方的共同目标,打开思考的角度,拓宽思维的边界。 要想做到这些,首先,我们要从「第三方」的高位视角,重新审视问题,深入挖掘更多的「可能性」,找到双方需求的契合点,实现合作和共赢。 这需要有很强的洞察力。 要提升洞察力,可以试试作者提到的这三个方法—— 第一,对于职场中遇到的每件事都不断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判断、决策练习这三个操作。 第二,多观察、聆听各种会议上领导的发言,并进行总结、判断,从他们的思考和表达中快速了解其对业务的洞见,判断业务的趋势。 第三,遇到各种问题、冲突、不一致,都有意识地让自己跳到圈外,思考当下的问题,反复寻找可能让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通过向自己提问,厘清思路。 当然,在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死胡同时,不妨停下来换个思路。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最没有效率的做法是企图用正确的方法与流程解决错误的问题。 当你突破自己,不断产生第3选择,你会发现,「原本讨厌和对立的人或事物」,也很有价值。更神奇的是,当你能够熟练地使用第3选择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时,你就会发现,很多让你头疼的事不再是困扰,再难的情况也有应对之策。 ![]() 04 职场空闲——心智 说完职场忙碌期,最后,咱们说说「空闲期」。 一年到头,我们应该都会有那么一段时间的「空闲期」,每天工作量不大,效率高点甚至能空出几小时。这种时候,你一般会做些什么呢? 是觉得好不容易工作轻松了,应该好好放松放松;还是利用这些空余时间提升自己呢? 作者选择了后一种,她做了三件事—— 一是提升可迁移能力。 比如沟通、表达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作者把工作生活中的每一次沟通、聊天都作为锻炼沟通能力的机会。要求自己每次开口,不管和什么人、说什么话,哪怕只是和朋友聊天、去店里购物等,都要尽量条理清晰、逻辑清楚地把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说出来。 比如你看到一条新闻想分享给朋友,以前可能直接甩过去一个链接,现在可以试着用「金字塔结构」把新闻概括一下,也不用太多,4-5句话就差不多了。 也许一开始你会觉得这种练习很痛苦,毕竟要改变自己已经习惯的沟通方式,用全新的方式表达并不容易。 但如果你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就要抓住一切机会反复练习,可以先从简单的表达练起,慢慢建立起这种表达意识,在逐渐养成表达习惯。 当你的大脑习惯了这种表达方式后,你会惊喜的发现,自己的逻辑更清楚了,周围的人也更愿意听你说话了。 二是制定个人才能手册。 也就是随时更新自己的简历,并进行「无需求」面试,时刻准备迎接新机会。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有时候着急想换工作,却发现连做简历和准备面试的时间都没有,结果往往是跌跌撞撞进入下一家公司。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作者给出的方法是,可以每半年或每季度给自己一次投简历和面试的机会。 不是真的要找新工作,而是提升自己的过程。我们准备简历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进行全面的梳理,而面试则是锻炼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没有找工作的负担,我们也会更加关注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和提问的角度,复盘优势和劣势,为以后真正需要找工作时的面试做预演。 三是学习可发展副业的技能。 探索、学习你喜欢的,可以做副业的知识和技能,为日后发展副业做准备,也能拥有多的收入来源。 ![]() 05 总结 这本书提供给我们的方法远不止这些,如果你有什么职场上的疑惑,可以去看一看,或许能得到一些灵感。 人生不可复制,但方法可以。无论教程写的多么详细,能引起你多大的共鸣,要想实现成长,都要亲自去实践。 就像管理学家德鲁克说的,「所谓战略,不是研究我们未来做什么,而是,今天做了什么,才可能有未来?」 即使你现在还不清楚未来如何,也不要陷入无效焦虑中。行动起来吧,行动才是打败焦虑的最好方法。 就像作者一样,在想不清楚未来的时候,多看书,多学习,多拓展自己的能力,未来才会有更多的选择。 祝大家在职场「打怪升级」的道路上游刃有余,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