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纯真的漫游人生 于 2023-5-22 14:58 编辑 大家好,我是纯真。 省钱的意义是在合理的范围内砍掉不必要的开销,让自己可以留下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才不会在需要用到钱的时候惊觉自己钱包空空。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们自认的「省钱行为」其实是无效的,看似省下了钱,实际上付出了更多的金钱,时间, 精力。 今天和大家分享 4 个「辛苦但无用」的省钱行为,看看你有没有踩坑。 01. 主次顺序颠倒 最常见的一种无效省钱行为,就是弄错主次顺序,抓小放大,本末倒置。 例如,为了不浪费,先吃快坏掉的水果,结果新的水果也放到不新鲜。或是为了把纸皮、瓶瓶罐罐等攒到一定的数量拿去卖,而长时间占用了屋子里宝贵的空间,牺牲家里的整洁美观。 还有就是为了吃一家餐厅推出的优惠套餐,而花费了比食物更贵的交通费。我们在省钱的时候要注意背后的隐藏成本,比如时间、精力、空间、隐藏花费等,不要花大力气去省小钱。 不想浪费食材的话,就要提前做好规划,不买多不囤货,吃完再添购。 02. 购买平价替代品 大家肯定有过自己很心仪的产品,但可能价格比较高,或是购买渠道比较麻烦,舍不得买,所以产生买个差不多的平替的想法。 但是买回来之后发现,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平价替代品,只能说是相似度很高的物品,平价替代品根本无法满足你内心对那样产品的渴望。 于是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买了平替之后又买原本想要的那样物品,平白花了两份钱。如果心里有了一个想要很久的东西,就好好存钱,买真正想要的那个。 03. 想省钱却无意制造更多花钱机会 大家也知道,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会如我们预想那般发展,总是会有很多意外发生。例如,你想省停车费,最后交了罚单;或是你想要省车费,走路回家的途中却控制不住自己去买个点心、奶茶之类的。 不管是哪种行为,我们都应该多审视自己执行的过程,同时要把机会成本考虑进去。像是走路回家,途中买奶茶这件事,一两次还可以当作给自己的奖励,但如果它变成一种常态,是不是应该换一种做法呢。 04. 陷入「特价」陷阱 「特价最后一天」「超值优惠」「手快有手慢无」这些话术对你来说是不是特别有吸引力呢?是不是当一样产品有特价的时候,即使自己平常没在用,也没想过要用,但突然又想买回来以备不时之需? 本来就不需要的东西,再便宜买了也是浪费。买回来不用,再便宜也是贵。因为特价的诱惑而买了原本没想过要买的产品,不是你赚到了,而是商家赚到了。 日常想省钱,学会记账很重要,不仅能看出资金的流向,还能分析出自己哪方面的花费比较大,从而减少消费,改变消费习惯,这才是正确的省钱行为。 以上4种都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以为是省钱其实是浪费钱的行为,我们的时间才是最宝贵的,学会抓住重点,避免迷惑,守护钱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