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简七理财 于 2023-4-16 17:07 编辑 01 CPI涨幅继续下降,好事还是坏事? 最近,统计局公布了3月份的CPI和PPI数据。CPI同比上涨0.7%(前值1%),核心CPI同比增长0.7%(前值0.6%),PPI同比下降2.5%(前值为-1.4%)。 这意味着什么呢? 先来科普一下CPI和PPI—— CPI,全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是我们消费的商品的价格水平,是反映通胀水平的指标。 核心CPI,是剔除了食品和能源等价格波动比较大的产品后的价格水平。 PPI是出厂价格指数,用来衡量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变动情况,可以反映企业的生存情况。 总体来看,3月份CPI同比继续回落,核心CPI和PPI表现平平。具体来看一下—— 食品项继续下跌:主要是被持续降价的猪肉和蔬菜拉下水的。前期压栏加二次育肥,导致猪肉出栏重量增加,供给较多;天气回暖,应季蔬菜上市,蔬菜供给也随之增加,导致价格双双下降。除此之外,鲜果、粮食、油蛋奶等品类价格都比较稳定。 非食品项内有分歧:随着消费、服务需求回暖,出行相关价格环比多增,再加上碰上换季,服装价格环比也涨了点;但是,车企的降价促销和国际油价低位震荡,又把涨幅拉了下来。 PPI延续下跌趋势:其中原材料价格环比下降,主要是美元走强叠加银行风险导致原油、煤炭等燃料拉胯。 这有什么影响呢? 连续的同比数值回落引发了市场上的通货紧缩情绪。不过,从具体数据来看,季节性因素和去年同期的高基数效应要负一大半责任。 中信证券认为,在全年扩大内需的政策下,不排除后续还会有消费政策的出台,而且服务项的复苏也是值得期待的。总体而言,CPI通缩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02 一季度市场表现不错,二季度会接棒吗? 一季度股市的表现挺不错,上证指数涨超6%,市场对之后的行情也愈发期待了,信心明显增加了不少。 这意味着什么呢? 先来盘一盘一季度反弹的原因—— 政策支持:主要有三大政策,防疫优化、地产三支箭和扩大内需政策。其中防疫和地产政策基本确定了政策周期低位,内需政策主要是带动经济复苏,支撑了经济预期恢复。 基本面复苏:一方面是经济基本面,疫情防控优化以来,经济活动快速恢复,从数据来看,在政策的支持下,房地产链、基建链、消费链都在逐渐修复。另一方面是企业基本面,经济修复的背景下,市场对企业业绩的预期也好起来了。 外因减弱:年初以来,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外资大幅流入,推动了相关股价的上涨。 再来看看对第二季度的预期—— 总体来说,市场对第二季度的表现是比较期待的。 从基本面来看,经济仍然处于疫后修复的过程中,绝大多数领域的景气度都在持续改善。 企业业绩上,二季度是业绩披露期,在一季度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企业盈利有望加速改善,市场会更关注基本面兑现比较好的领域。 不过,风险也是有的。比如经济复苏可能达不到市场预期;海外经济衰退风险导致外需下降,影响出口企业等。 这有什么影响呢? 投资上,虽然市场表现不错,但我们也要谨慎。上涨主要是来自于市场信心的修复,实际从基本面来看,很多行业的基本面还没有看到明显的改善,整体呈现一个「强预期弱现实」的状态。而且,投资者对经济的展望也会根据现实逐步修正。 所以,如果后续基本面不及预期,市场可能会出现调整。参考多家机构,后续可以关注一下业绩超预期的个股,以及数字经济、国企改革、消费等板块。 03 教育大改革,高校专业推陈出新 最近,#90所大学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来不少人吐槽自己的专业。 这意味着什么呢? 事情的起因是最近教育部印发的一则《改革方案》(《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涉及优化调整高校学科专业、高校撤销专业条件等内容。 据媒体统计,在2015到2021年的7年时间中,有90所大学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84所大学撤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76所大学撤销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这些可替代性强、专业性不高、社会需求低和对口职位不多的专业正在加速退出大众视野。 目前,和2012年比,全国本科专业已经撤销和停招了近万个,每年调整幅度近5%。目标是到2025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要经过优化调整,拒绝盲目追逐「热门」的现象。 有撤销自然也有新增,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也新设了一些专业,比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 这次的《改革方案》强调,未来要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其中重点提了提新医科建设,落实「大健康」理念,从单一救治转向「防-治-养」一体化,改革现在的医学专业。 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优化专业是好事,说明高校正在从重视规模向重视质量改变,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希望也能有所改善。 对高三生来说,新专业的出现也提供了更多选择,在报考时最好多了解了解,虽然这一选择并不意味着决定了未来,但咱们也尽可能地选择一个喜欢、有前景的专业。 你觉得自己的专业怎么样呢,欢迎在评论区聊一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