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oco去年有近200万现金流这事儿,对于coco来说确实非常有成就感。毕竟,生活在三线城市,提早了5年实现目标。 住在广东沿海城市,经济拖全省后退那种。夫妻双方有稳定工作。家庭一年支出25万左右。coco网上码文副业多年,定投了十几年基金,副业+投资双入远超本职。 去年中卖掉一套房,二套房还没装修(买的时候一平米1.2w),目前租着三房两厅的花园小区房。一辆小车、全家配了重疾险和意外险。 生活上,除了娃儿兴趣班花销,花销最大的项目是餐饮。喜欢探店、做饭,人生愿望就是可以实现餐饮自由。一餐饭四口人花销1200元以内愿意尝试,一餐花销500左右的大概每周会有两三次。每年最少两次旅游,长的十来天。出游对住宿要求比较高,1k+/晚酒店可以接受。除了做饭买菜,coco基本不做家务,有扫地机、洗碗机和钟点工,洗衣服是老公的任务。但是coco除了瑜伽和健身,不做脸不医美,基础护肤之外没有化妆习惯。穿戴不追名牌,唯一比较在意的是给俩娃买的鞋子,500-700左右一双。 关于支出和收入,写出来一定会有很多不同声音。通常一线城市和江浙一带都说我们家消费低。也总有一些质疑消费为什么“三线城市花钱这么多”。全国幅员辽阔,家家户户实际情况不同,支出情况差异性很大的,具体参考各地房价就知道了。理财和打点日常,关键在于结余和生活状态健康。我们家年均结余率在30%+,算是健康。而今天这一帖,就是要说说如何再提高结余率,每个月比原计划存1.253w再多点,争取更早实现装修完5年内有200万。 所以,不可能躺平,而是要更努力和学抠门! 一、有100w存款后,变抠门了! 有了100万现金之后,生活并没有发生变化:还是住那么大,娃儿还是参加那些兴趣班。兜爸身上的羽绒服第五个年头继续穿,而我,衣服依然是某宝某多多,买包至今没超过500块。一辆十几万日系车开了十年出,本来计划要换,最近决定不换了! 总之:我们反而变得抠门了! 1、感受到了资金量大在投资上的甜头。 以前总是傲娇地说:人生第一次成功定投是牛市时让本金翻倍。但是翻倍了账户也才3w+!现在,1%收益就能盈利1w,市场好的时候账户一天多出万把块。以前,浮亏了只能熬着,现在可以小网格低买高卖实现摊成本盈利,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一套就只能干等着。 对我们来说,看收益增加的乐趣比花钱更大。 2、一两百万多吗?远远不足以让自己生活的圈层发生变化。 网上很多关于“有了100万可以躺平吗”的文章,底下的评论,都是“不能”,还有说“现在有300万,依然觉得躺不平”。我想,提问的人应该是忽略了“有100万”和“年入100万”的差距。 比较简陋的思路:一两百万现金流,难道孩子就可以自由选择读名学校或者买奢侈品了? 前者,读贵族学校的家庭多数都是可以“孩子出国读书自由”的,我们的资金量当然不够。至于奢侈品名牌包?拉到吧,撑起一个包的气质,是一个人的松弛感,哆哆嗦嗦背着人家还以为是个假货,有意思吗? 所以在这些大宗上没办法做到消费轻松,只能升级日常消费档次,其实就是满足自己心里而已。 之前,coco写帖子计算过要给俩娃准备教育储蓄金,就是要在他们大学之前再准备至少78万。还有,新房子装修预算50万。除开这两项,其实也就剩下几十万。眼看着这个通货膨胀速度,非一线城市房产已经失去了增值功能,要让我们晚年不给孩子添麻烦生活无忧,还有很多个100万的距离。 3、钱包变厚,带给我更多的安全感。 关于安全感的来源,网上很多说辞:安全感是自己给的、安全感是家人给的、安全感是稳定的工作给的,…… 以上这些都有,我自己一直也很努力。但是,当流动资产变多之后,面对不喜欢的工作和人,心态真的会不一样。所以要珍惜这种感觉,更要再努力,给家人更多安全感。 二、通过整理记账,我又发现了一些不好的消费习惯,我要这样调整! 我们家经历过结余率不健康的阶段,当时想尽办法提高收入。不过前段时间有人提醒我,大环境不好,但是看我在开销上比原来还有质量。在整理去年收支时候,想起这句话,觉得家里个人的花销确实有些地方没必要。 coco这两年收集香水,光30ml以上容量的就买了近20瓶。实际每天喷身上的,也就那么两三个味道。去发廊染头发,其实完全可以自己在家里染,舒服还卫生。 俩娃我喜欢带他们去逛商场,忍不住会买一些不实用的小东西。甚至还试过“玩一下”的心态前后抽了十几个盲盒。花得有点飘! …… 所以不是结余率合格了就可以,有些没必要的花销,删减了对生活不会有太多影响,但存钱的速度会加快提升。 要用资产增加的快乐,代替不合理消费的愉悦。 而且,再细想,我总不可能一直都保持这样的码字变现强度,后面我还会进入多数人不可避免的劳动收入衰减期。如果把消费越来越升级,资产要缩水了! 我决定我要变抠门!解决方案: 1. 把记账app的记账二级标签再细化,让自己更清楚自己花了什么。 因为不够细化,把不必要的消费和一些必要的混在一起,占用了必要花销的预算都不知道。 比如:新增了一个“奖励性消费”一级分类,然后把小玩意儿、饰品等项目转到该分类的下面做二级分类。以后,就每个月攒钱计划完成后,才能用投资收益去消费这个项目啦! 2、买菜,改为少量多次买。减少浪费保持新鲜度。定期清理冰箱和食物架! 3、把某书上的经常做“好物推荐”和直播带货的网红取关。 4、再次检查各种app的续费功能有没有关掉,一些app改为购买月度、周会员。比如喜马拉雅,coco大概可以预估自己哪些季度有空可以听书,需要的时候买周会员。还有爱奇艺会员,也就孩子假期时候需要,需要再用信用卡权益买月会员就行! 5、网购的东西到手如果不满意,就算几十块也要退。不再“懒得”。 6、忍不住要瞎逛购物网站的时候,用运动代替! 三、树立符合自己资产情况的消费态度 什么是符合自己资产习惯的态度?我想每个人家庭的看法不会一样。码一下自己想法,或者未必符合大多数人心里: 1、卷自己,不卷娃! 我和老公没有多数体制内家庭在育儿方面的焦虑,遇到这方面很紧张的家庭,避开。 之前有朋友拉我说要带孩子一起去学击剑、骑马。我说,这些格调满满但不接地气,就去过个瘾,就不要了。有些家庭自己花钱很节俭,到了孩子身上就特别舍得。要给孩子最好的,甚至开口闭口“要培养优秀”。然后,自己的知识却停留学生时代,甚至不愿意接触新知识、新领域。 不少宝妈觉得我们家的育儿花销很少。但课外班一项也是我们家比较大的消费,我们家集中在锻炼身体的项目上:体能训练、乒乓球、游泳、跆拳道、跳舞,再加画画和书法,这些的学费都不高。除了丰富课余,当然是希望他们体能好。无论是身体还是意志上的耐力,体育都可以锻炼到,运动可以提高人的逆商,喜欢运动的孩子心理调解能力更好,多数更活泼。 我希望他们爱阅读,现在看兜兜确实如我所愿,阅读速度比同龄人快,喜欢逛书店和看书。我希望孩子独立和有更好的自理能力,所以希望他们参与家务,一有机会就带他们出游。兜兜五岁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带着她坐飞机出游了。兜弟,6个月就跟全家一起旅行。 时代不一样,我相信以后他们的人生会有更多的选择,也会有自己定义的幸福。不应该用我们这一辈人的框架去箍紧他们。一定要多才多艺?一定要成绩优异?Coco自己就从来没做过“别人家的孩子”,凭什么求他们就出类拔萃呢? 所以,我坚持先卷自己,我给他们报课程,我自己也报课程、读书学习;我居家也每周5个小时运动;他们开始学英语,我也重新背单词,练口语。 但愿我不停学的态度,可以让他们理解“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训,把求知和好奇心变成一种性格和习惯。 2、重体验和舒适度,避开为了面子花钱! 一辆十万出的车子开了十几年,并不是保养得多好。相反,车子旧了刮刮碰碰还不心疼;露天停放比地库省钱就选露天,甚至路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不需要用豪车来显示质量,它就是一个代步工具。大宗商品的花销上,都是这样的理念。买二套房,当时买大一点稍微有点压力,我果断选了面积小的。第一,十年前咬咬牙后可以翻几倍的时代,过去了。没有这个潜力就没必要承受更多压力。第二,孩子以后大,在家时间少。第三,留多点钱装修搞好,提高居住舒适度,比宽敞更重要。 不会有买昂贵首饰、名贵服装,少花钱和不好看之间不是必然,练好体型比多买衣服更优。 不会在旅游时候买不实用物件、纪念品,但愿意住好酒店、吃美食、了解当地的人文或者放松身心。但没必要为了告诉别人我们去过多少地方,而赶趟打卡拍照,走马观花。 当然,后面还会更加能力搬砖去体验更多的地方,也会更细心规划和思考,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让攒钱力度来得更猛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