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柴小宝 于 2022-4-22 17:06 编辑 1. 某瓣上有一个名为“我又买鲜花啦”的小组,成立不过短短一个月,就已经聚集了10万多位鲜花爱好者。 大家在这里自发分享关于鲜花的一切,比如品种小知识、养护技巧和鲜花美图等等。 和以往作为节日礼物才隆重登场的鲜花不同,如今的鲜花早已成了随处可见的日常消费品。 而且,比起送长辈、送爱人和送朋友,现在的年轻人更热衷于买花送自己。为自己的生活打造一份独特的仪式感,点亮每一个稍显平凡和黯淡的日子。 2.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为鲜花买单呢?主要和消费心理中的“情感效用”有关。 情感效用,也叫心理效用,是指一个人购买商品时,在情感上获得的满足程度。 一件商品,除了明码标价的价格以外,还有与情感效用有关的价值衡量。 比如,一杯20元的咖啡不觉得贵,但3块钱的配送费却觉得不值;再有,有人认为花2万块买包很值得,也有人觉得,用这笔钱做慈善投资会更让人满足。 这其中的差异,就是情感效用在起作用。 而对于买花这件小事,在很多年轻人眼里,只要花不多的钱,就能收获一份慰藉和快乐,还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 3. 上面说了,消费可以带来情感上的感足和快乐。但仰赖消费带来的好心情,也有非常明显的缺点。 第一个缺点是,消费带来的快乐,很容易消失,经不起时间考验。 可能你今天买了件新衣服,买了个新包包还很开心,但过了一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年后,这种兴奋程度就会大大降低。再看到原来的衣服和包包,可能已经完全提不起兴趣了。 第二个缺点是,用消费制造快乐,成本会越来越高。 还是拿买包来举例。一开始,一个入门级的大牌包,就能让你感到莫大的快乐。但新鲜感过后,下一次,你就想要购买更贵、更奢侈的品牌。 再后来,人人都能买到的普通款包已经无法满足你,你还想要得到全球级别的限量款。就在这种不断升级的追求中,我们也掉入了物欲的深渊。 4. 那么,面对这种可能出现的陷阱,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下面不妨给大家3点参考建议。 1.多花钱享受体验,而非占有物品 “物欲其实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并不长久。”所以,与其花钱去占有更多物品,不如学会去感受体验。 比如,有的人爱车,他就去购买更多新车、豪车,三个月开腻后就再换掉;而有的人爱车,是享受开车的体验,就连听发动机的声响都觉得是一件乐事。 再比如,有的人爱花,是去购买各种不同的鲜花,然后看着它们迅速枯萎、扔掉;而也有人选择亲自栽种、培育,在养护的过程中,更生动地感受到鲜花的美好。 总的来说,相比起一味的占有,花更多心思去体验和感悟的快乐,才会更深刻和持久。 2.通过消费记账,了解并控制自己的物欲支出 大家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很容易不知不觉冲动消费,可能你自己还觉得,其实没投入太多金钱,但如果仔细算一笔账的话,结果可能令人吃惊。 像我有一阵子,特别喜欢买杯子,看到好看的杯子就忍不住买回家。原以为自己不过是买了两三只,结果大扫除看到家里的十几只的杯子,才突然醒悟过来。 我们的感觉有时候是不准确的,所以才要借助客观理性的记录来观察。当我们看到清晰、精确的数字时,认知才会更加清醒。 所以,大家平时不妨养成一个记账的好习惯,通过准确的记录,来记录和分析自己在消费上的投入。 现在手机记账软件也很多,我平时在用的是随手记神象云的【简单账本】,页面很清爽简洁,主要用来记录一些用于情感满足的消费,如果超出预算和承受范围,就要及时控制和打住。 3.摆脱消费主义陷阱,把快乐建立在创造而非消费上 最后,发自内心的创造活动,也能给人带来满足感。 而且这种快乐和满足,比纯粹消费带来的快乐,更加健康、稳固和持久。 这里所说的创造,并不一定是要写一首诗或作一首歌,只要是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细微事物,察觉到自己心意的流动,就是一种创造。 比如,散步时感受微风的吹拂,心情得到放松;洗手时冰凉的水流在手心划过,联想到在森林小溪边戏水的自然乐趣等等。 像这些心有所感、心有所动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