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两天,大家都被东方卫视的《心居》刷屏了。这又是一部极具上海地域特色的影视剧,以“海派”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新上海家庭的日常生活。 故事围绕顾家的生活展开,冯晓琴是曾经的沪漂,现在的外地媳妇;顾清俞则是上海土生土长,事业有成的女强人。剧中第一集开场,就以交叉蒙太奇的手法,为观众对比展现了姑嫂二人普通一天的生活节奏。 冯晓琴的一天从菜场砍价开始,到下班做饭洗碗结束。而顾清俞则伴着舒缓的瑜伽音乐,来到上海最具代表的老洋房建筑——安培洋行,开始一天上班的行程。 冯晓琴的一句独白,让旁人听着心酸,但又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现实。 “在上海,即便是我这样一个天天买汰烧的外地媳妇,都懂得房子是一个人的脸面。上只角,下只角,内环,中环,外环,商品房,经适房,拆迁房,买什么样的房子,就是什么样的人,至于租房的,那都是无根的浮萍。 而对我来说,房子啊,不止是脸面,更像是刀刀见肉的里子,伤筋动骨,上海啊,上海,我做梦都想在这里拥有一套真真正正属于我自己的房子。” 在她眼中,“房子”是她通往人生改变的钥匙,所以她对于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开始建立异乎寻常的坚持。 为了自己的房子,她放弃了大姑姐把孩子的户口签到自己名下的提议,一门心思地问大姑姐借100万。在大姑姐上门后,听到顾家的几个人议论自己后愤而出走,间接使顾磊死于意外,由此引发了最大的矛盾冲突。 站冯晓琴和大姑姐的网友皆有,有人评论冯晓琴就是“逮着一家人使劲薅,自己不上进,逼着老公上进!” 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大姑姐自己有钱,请保姆,过小资生活,指责弟媳,为什么自己不伺候自己的长辈?好歹弟媳妇也伺候老人那么多年,还把人家防着。人家过日子,她干嘛要说三道四?” …… 02. 跳脱出来看,似乎冯晓琴的这个借钱的要求站不住理,等家中两位老人不在后,他们现在住的房子不就是冯晓琴的吗?这也是顾家所有人的理由,但对于一个外来媳妇,而且又是处于上海的外来媳妇,当然明白一个沪籍房子对自己的意义。 且不说上海,就算在所有地方新婚夫妻,大多数都会先买房后结婚吧。两个人共同负担房贷,这就是大部分家庭的做法。这样来想冯晓琴的要求似乎也不过分,但是,她是一个全职妈妈,没有收入,而丈夫又不上进,就算买了房,沉重的房贷,他们也是负担不起的。 在这里可能又有人要提出是冯晓琴自己放弃工作,同意顾磊的要求当全职妈妈的呀,顾磊在结婚之初这样要求她,她如果不愿意,完全可以反驳。这个世界离了谁,地球照样转,冯晓琴可以出去找份工作,用自己的工资请保姆照顾两位老人和孩子,自己不更有话语权? 所以说到底,还是女人自己的选择问题。两方家庭结婚都是有所图的,她图的是顾磊的上海户口,顾磊图的是有人照顾家人。谁也不比谁高尚多少。 要说最失算的一件事,就是在相处的8年中,冯晓琴最不该的是把自己的妹妹也接过来住在这一家,既然做得出就不要怪夫家的人看不起。 根据剧透,顾磊因为意外死后,冯小琴从跑外卖开始挣钱,最后似乎是走上了一条创业的道路。 说到底,这场悲剧是房子造成了的吗?是,也不是。房子是个这个悲剧的导火线,但往深想了还是出于女性没有独立经济能力造成的。 03. 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我愿独立自主和照自己的意思过生活;凡是我自己需要的,我欣然接受,我不需要的,我就决不希求。 顾磊生前,冯晓琴通过鞭策他逼他上进。这样的做法其实也没错,大多数男人都是在女性的陪伴和调教下成长的,夫妻二人你主外、我主内这种方式也不会引起诟病,但最关键的是电视剧中的本地郎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就想着有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过日子。这和他的先天有关,也和他的后天成长环境离不开。 既然男人不能给力,冯晓琴就应该改变思维。从自己入手,不要贪图别人的施舍。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实在。 要说手段,冯晓琴在逼自己老公以及公公帮他凑首付的过程中着实不光彩,处处都是算计。别人挣来的,永远是别人的,哪怕那个人是你最亲的人。 著名导演王家卫就说过,这世上没有什么是不过期的。 爱情也好,婚姻也罢,总有过期时。过期就会倦怠,过期就会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 所谓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 想让自己过得好,只有经济独立,而经济独立是永不过期的饭票。 那么,对于全职妈妈,要实现经济独立需要哪些准备? 一、终身学习,是全职妈妈经济独立的基础。 二、不计眼前得失,是全职妈妈经济独立的关键。 三、刻意练习,是全职妈妈经济独立的必要条件。 当然每个人有不同的环境条件以及人脉。每个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是各有差异。我们就跟着剧中的主人翁去体会她的心路历程。 大结局应该是朝好的一面发展,就像剧中跳舞阿婆劝冯晓琴说的那样:世界这么大,不要老窝在家里,出去找点事情做,哪怕是打个零工,找点兼职也好,既可以散心,又可以赚点零花钱。现在你的那些事看起来很大,但回头一看,都是小事儿。人是要生活下去的,你得往前看。 是呀,你必须要靠自己的苦苦摸索,受尽人世间的白眼,尝尽人世间的辛酸,弄得头破血流,体无完肤,才得到点可怜的人生经验与生存技巧。 社会的捷径不为普通人开放。拓宽眼界和思维都要靠自我成全,自己成为自身的贵人,才能有别的贵人接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