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爱赚钱爱攒钱最爱钱生钱的大楠。 最近陆陆续续有一些回款,提现秒到账,虽然钱不多,每个月差不多是1300多块,不过也可以算是稳稳的幸福。 毕竟,架不住月月到账嘛。 可惜的是,只能持续到明年3月份,最后一笔到期,就没有了。 哎,幸福总是很短暂。 回归正题,这是啥钱呢?其实是我2017和2018年进行的存钱活动。 当时每个月存三笔钱,每笔一千块钱,分别存一年、两年、三年。 也就是当时很流行的12存单、24存单和36存单。 第一年的12存单存完陆续到期后,可以叠加第二年的攒钱金额,一起形成一张新的存单。 比如第二年到期1000本金加70利息,我会把新存的1000块钱和上一个存单的1070,凑个整,买2100的一年期存单。 就这么循环,每个月都有钱到账。 用就花掉,不用就新存。 攒钱和投资总是形影不离,这件小事又能带给爱理财的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01强制储蓄是广积粮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每一个拥有的钱生钱梦想的人都是“巧妇”,我们攒下的钱就是“米”。 没有米是煮不成饭的,同样,没有本金的积累,是没有办法进行投资理财的。 也许你会说。很多机构都打着10块钱就能理财就能投资的口号来的呀,确实是这样。 但是我们想一想,不同的量级会产生不同的投资效果。 1000块一年翻一倍收益也不过是1000块,而100万块,只要有5%的收益,一年就有五万块的躺赚收入。 不过相应的,不同量级的资金投资方式也不同。 说到底,本金的多少就是王道。 正如德国理财大师博多舍费尔在畅销书《财务自由之路》里说的,真正能够让你致富的往往不是收入,而是你的储蓄。 其实储蓄很简单,简单三步走就可以。 第一步坚守收入-储蓄=投资公式。 第二步适当延后享受。 第三步探索钱生钱的有效途径。 其实,只要你能做到第一步,就赢了绝大多数的人。 02盘活资源是高筑墙 如果说本金的积累是往木桶里注水,那么盘活自己身边的资源,就是将木桶不断的扩宽增高。 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普通却可以吸引许多资源一直被钱追,而有些人能力并不差,但是却始终为钱所困? 《会赚钱的人想的不一样》这本书中,给出了答案——前者身上有“值钱”的特质,值钱的人有让钱生钱的能力。 书中举了两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同样是买房,有人会选择买一个大房子,将所有的钱全部用于首付和还贷。 另外一个人会选择买两套小面积的房子,同样的首付,却能够得到两套房子。 虽然都是在还贷款,但是长此以往就拉开了差距。 一个人自住的同时还要还贷款,另外一个人自住的同时将另一套出租,出租的租金用来还贷款。 一来二去,差的是十几年之间的本金的积累以及一套房产的增值收入。 这就是盘活自己手头资源的一个例子。 另外本书中还提到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只是我们可能没有发觉,只要将自己的强项发挥的淋漓尽致,就一定会有成就。 比如有一个同事很喜欢画画,他就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进行备课和报告,后来还专门出去学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如果可以再拓展一下,做成自己的收费课程也未尝不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跨界合作也是不再是一个新鲜事儿。 我们要多留些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儿。 这样不仅我充分调动了我们身边的资源,也能够将我们本金积累的速度大大提高。 03慢慢变富是缓称王 贝佐斯问巴菲特:“你的投资体系这么简单,为什么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 巴菲特回答:“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在投资之中有一句话叫做“慢”就是“快”。 想一想我们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人?听到别人在市场中赚到了钱,拦也拦不住的,拿着钱就往里面冲。 而且对于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的年收益率,丝毫看不到眼里。 在他们的眼中,一年翻几倍才是正常事儿。 巴菲特管理的基金,这么多年的年化收益率才在20%左右。 我们何德何能,做到收益率能吊打巴菲特呢? 我们做投资要讲究的是持久性,在牛市中一年翻倍者如过江之鲫,三年翻倍者寥寥无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分析过中国全部的私募基金公司的历史年化收益率,结果发现能够连续10年做到年化收益率在15%以上的已经是凤毛麟角,应该不超过10家。 投资能力投资水平和大佬差的也不是一个等级,所以请降低我们的投资预期并耐心等待。 我们要做那些有复利的事情,比如说稳扎稳打的投资,比如说锻炼写作能力,比如说提高身体素质。 每天努力一点点成长一点点,三年以后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十年大概就会拉开很大的差距。 有人这样说道,投资者需要迈过的第一道门槛就是要接受一个事实:必须从过去想尽快富有的梦想中清醒过来,逐步接受你只能慢慢富有的现实。 而且你如果不付出足够的努力,即使接受了这个现实,最终可能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祝大家都能高筑墙广积粮,然后稳妥的慢慢地变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