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温柔二刀 于 2021-10-30 19:12 编辑 10月27日,富达国际和蚂蚁财富平台正式发布了2021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年轻一代(18-34岁)的养老储蓄率创下新高,从2020年的20%跳至25%,平均每月储蓄余额1624元。 储蓄率=储蓄额/可支配总收入,从该公式可以看出,只有储蓄额增加的幅度大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储蓄率才会提升。 疫情让年轻人改变了“及时行乐”的想法,明白存钱的重要性,消费心理逐渐变得成熟、理智,储蓄意识正在增强,存款的增加意味着大家花钱越来越精细了。 现在经济下行,相对于“开源”来说,“节流”更加简单可行,可以说干就干。原以为精打细算过日子是低收入人群干的事,没想到,在豆瓣分享自己节俭生活的80万人中,年收入10万元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年收入二十万以上的也不少。 浏览“省钱达人”们介绍的经验,真是眼界大开,有的比较极端和夸张,效仿性不强,在普适的方法中我总结了以下9条,可以借鉴: 一、培养合理消费观念 认清自己的现状,不被消费主义洗脑。有个豆友说“只要认清自己是个普通穷人,只是个普通的打工人,无产阶级的身份不会因为穿什么而改变,就不会被资本(消费)主义牵着鼻子走”。 穷不可耻,虚荣才是,培养自己的合理消费观念。 二、记账 每天记账,每月设立预算,定时复盘,监督自己。很多人记账之后说,只是清楚了自己的钱花到哪里了,但对于节流帮助不大,那是因为没有复盘分析,区分哪些是必要支出,哪些是“拿铁因子”,接下来该怎样缩减费用。只记账不复盘,就是浪费时间。 三、少点外卖和外出吃饭 尽量在家做饭,减少点外卖和外食。一个郑州的豆友算了一笔账,他上班附近的饭馆算比较便宜的,外食按最简单的算:早餐5元(一碗粥2元,包子2元,鸡蛋1元),午餐面条11元,晚餐面条加上喝的14元,一天下来30元。如果是点外卖,每次送餐费3元。这样算下来,在外面吃得很不怎么样,一天也要40元。周末按4天算,改善一下生活,一天增加60元的伙食费,这样一个月一日三餐要1500元。 与外卖差不多的伙食标准,自己买菜做饭吃,把水电调味品所有的计算进去,午餐6元,早餐3元,晚餐4元,一天13元,周末改善伙食增加100元伙食费,一日三餐花费790元足矣,比叫外卖吃得还好还健康营养,实在省钱太多。 四、尽量自己去市场买菜 现在生活十分便利,什么都可以送上门,真是懒人的天堂。外卖送上门,生鲜送上门,买2个电池也可以送上门,但同时生活成本也增加了。豆友小郑说,原来在网上买包菜40多元钱,只够吃一顿。现在加上来回半小时,在超市买30块钱的菜就可以吃两顿了,菜还新鲜。如果有时间去市场买,价格更加便宜。 五、善用各个平台的优惠活动,学会薅羊毛 留意一些促销活动,但不要为了买而买,买之前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是否有代替品,只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六、按照所列清单购物 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经历,本想去超市买瓶酱油,结果花了一百多元买了不少促销商品和计划外的商品;本想上淘宝买只洗面奶,结果购物车里装满了面膜、牛肉干、网红小饼干还有一条裙子。很多人都高估了自己的克制力,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事先列好清单,只购买清单上的物品。 七、学会延迟满足,不使用信用卡分期和网贷产品 对于自己很想买的物品,不要急着上网产看商品详情、比对价格,先用便笺纸写下来贴在冰箱门上,给自己一个星期的缓冲时间。刚开始效果可能不明显,但每次遇到冲动想买的东西,用这种延迟满足的方法会很有效果。 花钱要量入为出,不使用信用卡分期和网贷产品。 八、公交地铁出行,减少打车次数 这方面我自己深有体会。曾经的我,晚上不想睡,早上起不来,为了不迟到只能打车。有时加班后时间不算晚,但懒得走路去公交车站,也是召网约车。打车一趟18元左右,我不甚在意。记账后,我发现仅这一项,每月多花300元左右。 九、远离无意义社交和消费观念不同的人 对于自制能力不强的人来说,尽量远离喜欢消费的人。在商家和媒体消费主义的洗脑下,不少人把自我的价值等同于向外界展示财力的价值,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自己的自制力又不强,建议远离。 不少省钱达人对无意义社交敬而远之,省事省精力,最重要的还省钱。 疫情常态化后,预想中的“报复性消费”没有如期而至,年轻人反而越来越关注“消费降级”“储蓄”“节俭生活”等话题,“存钱”也成了大家一致的选择。 2020年,年轻一代月均储蓄1624元,储蓄率25%,你拖后腿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