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问题]

后悔!自费治疗花了十多万:买保险的坑,劝你想明白!

浏览:334 评论:6
2021-8-3 09:56:32 来自生活资讯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有人说保险就是骗局,你怎么看?”

这是网友在某平台上提出的疑问,个人观点如下:

说保险是骗局肯定算不上,你见过哪个骗局会给你签有法律效益的合同?但是里面的套路多是真的,如果说你对保险没有一定的了解,随随便便就买了保险是很容易入坑的。

01收益不如定期存款
我之前在保险公司待过一段时间,除开销售保险外还有一项工作就是给以前买过保险的客户办理满期业务,也就是客户以前购买的保险到期了我帮助他们处理相关资料然后等公司打钱到他们的银行账户。

按道理来说因为我帮这些客户处理问题,那么后期沟通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对这些客户再促成成交新保单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是事实上这类客户后面再成单的的人真的是少的可怜,甚至不促成还好,要是推销新的保险还会被客户骂。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购买这款保险的时候,当时的业务员给他们承诺的收益太高,而实际到手的收益是真的低。





当时我办理满期比较多的是一款三年缴六年满期的分红型两全险,买过这款保险的客户无一例外说当时的业务员给他们说这款保险的收益能够达到6%,加上分红超过7%都是有可能的,而除开收益外这款保险还有保障功能,说出去就是“有病治病,没病理财”。但是我给他们办理满期业务实际上他们到手的年化收益只有2.75%到3%之间,六年期的分红险,其中有4年的时间都没有分红,另外的2年虽然有分红,但是这个分红少的可怜,这一点从他们实际到手的收益就能够知道。要知道他们购买这款保险的时候是11年、12年的时候,那个时候五年期的存款利率都能达到5.5%甚至6%以上,而且当时的理财产品还是保本保息的。

实际到手的收益与预期相差甚远,让这些客户对保险相当的失望,所以后期不论我说什么他们都不太愿意相信,总觉得他们之前上当受骗,损失了一大笔钱。有少数愿意听我推销新出品的客户在我说到新产品的收益能够达到5%的时候都不相信,除非他们能够在合同上看到这一条。





在我自己研究的保险产品多了之后发现,其实大多数的保险产品收益都是差不多的,看似保险产品琳琅满目、各种返钱的方式,但是基本上都是换汤不换药,在收益上基本是差不多的。

所以如果你是奔着理财收益去的,真的不建议买保险;如果说你是想要一份保障或者说想要强制存下来一笔钱留给自己养老或者留给子女,那么买这种类型的保险到是可行。当然,有些保险公司会建立一些高档的养老社区,而想要获得入住里面的资格就需要购买高额的保险产品,有些有钱的客户看中了养老社区也会购买。

02医疗险里面的文字游戏
以前我总听别人说“买保险的时候啥都保,理赔的时候啥都不赔”,因为有认识的人明明买的是财险但是生病之后去保险公司理赔的案例,我总觉得可能只是因为买的险种不对所以保险公司不赔,直到后来我自己接待了一个理赔的案例才发现是我天真了。

那个需要理赔的客户购买的是一款重疾险,也附加了轻症,后来他生病到医院做手术花了好几万。本来想着买了保险可以理赔来抵消一部分手术开销,可是在保险公司进行理赔资料的审核的时候发现这个客户做的是微创介入手术,并非是开胸手术,最后被拒赔了,而实际上这个病是包含在这款保险里面的,只不过是因为医疗技术的提升导致客户被拒赔了。





除开这个案例外,还有一个在别处买了意外险的朋友也给我抱怨过保险的文字游戏坑惨了他。他的意外险是包含骨折在里面的,但是有一次他摔了治疗好了之后去理赔也被拒赔了,拒赔的原因是他的骨头裂缝不足4厘米,最后他所有的医疗开销都是自己出的,并且说以后自己再也不买保险了。

当然,上面的两个案例都是拒赔的案例,实际上我以及我还在保险公司上班时候的同事也接待过不少正常理赔的客户。也有客户购买的就是一两百块钱的消费型的意外险,最后出现之后拿了几十万的赔偿额的,虽然这个客户是用不到这个钱了,但是至少给老婆孩子带来一个比较稳定的保障。

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意外险和健康险(医疗险)是很值得购买的,但是在购买之前一定要仔细的阅读相关的条款,一方面是对相关的内容有一个了解,另一方面有些达到赔付标准的疾病在治疗的时候是可以和医生沟通使用哪种治疗方案,到后期理赔的时候更好理赔的。





03为什么有人说“保险是骗局”?
其实从保险的发展趋势以及政策对保险的支持来看就能够知道保险并不是骗局,如果是骗局怎么可能能够发展这么长时间,发展的这么好;如果是骗局,怎么可能还有政策对这个行业有支持。

但是现实的情况就是很多人都对保险嗤之以鼻,甚至是相当的抵触,个人认为主要有下面两点原因:

①保险业务员的不专业

2020年11月的时候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个人保险代理人有900万人,保险中介机构从业人员300万人,也就是1200万人。而我国的总人口也就14亿,相当于每不到120人中间就有一个保险从业人员,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





这些人里面真正专业的保险从业人员比例又有多少呢?个人认为绝对不会超过10%,甚至连5%都达不到,因为保险行业的门槛是真的低,有些保险公司只要你能够正常的沟通就能把你招进去,我见过太多中年妇女甚至连保险合同中的字都认不全的也在销售保险。

而且保险公司的新人培训也是比较敷衍,三天上岗,你能对保险有个什么了解?并且这三天更多的只是在给你讲你为什么要去卖保险?你卖保险能够给你带来什么好处?更多的时候就是在坚定你销售保险的信心,而不能让你对保险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

销售新产品的时候总是讲师讲什么内容,保险代理人就复述一下这些内容,而这些内容肯定只有这款保险的优势,一些劣势保险代理人可能完全都不知道,在客户问起的时候就只能瞎说了;甚至讲师讲的内容很多都是假定的,比如说高分红,但是实际的分红还得看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经营的一般0分红也是正常的;再比如说万能账户的高收益率,实际上是保底加浮动,给你说收益率是5%、5.5%甚至6%,实际保底收益率只有2.5%,结算利率则是一直变动的,有可能真的能够达到5%,但是也可能只有2.5%。





现在因为监管层在保险业务的监管以及处罚上更加严格了可能还好一些,但是以前保险业务员信口开河欺骗客户的现象是真的存在的,这也导致保险的名声被搞臭了,即使是现在也还有很多人认为保险是骗人的。

②合同条款设计复杂

买过保险的人都知道,很多保险合同都是比较厚的一本,里面的条款是真的非常复杂,即使是保险从业人员都很少有能够完全弄清楚的,更何况是一些对保险完全没有了解的客户。

这也导致很多客户在购买保险的时候看合同看不明白,或者是有些客户以为自己看懂了实际上还是一些模棱两可的内容。要么就是完全听保险业务员讲的内容觉得可行就买了,实际上可能业务员也没看懂其中的条款;要么就是自己以为看明白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就买了,等到了理赔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条款里面还藏着一个坑。





小结:有人说“投保前是'这也保,那也保',理赔时是'这不赔,那不赔’”,其实这还是与保险公司宽进严出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宽进严出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也是要挣钱的,但是宽进得有一个限度,至少在代理人的专业性以及基本的道德水平要把好关,而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都能够卖保险;严出同样要有一个限度,明明都是符合理赔的疾病了,就因为治疗方案不满足合同条款就拒赔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呢?

综上:虽然我上面说了保险的很多“坏话”,但是我还是认为保险并非是骗局,只要我们对保险的了解多一点,买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保险还是能够享受到保险的保障的;而不是买不专业的保险代理人觉得我们需要的保险,这样的产品对我们用处不大自然会觉得买亏了,甚至觉得上当受骗了。

最后:保险是肯定可以买的,甚至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需要保险的,但是在购买前一定要多做功课,不要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买了。

挣钱不易,将本求利。我是@易将学财,欢迎转发关注一起学习更多通俗财经理财知识吧!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下载客户端
随手记客户端 直接扫描下载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