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晒单]

多少居家式省钱法,实际是本末倒置的浪费行为?

浏览:401 评论:7
2021-7-20 20:19:45 来自记账晒单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本帖最后由 g大调的c 于 2021-7-20 20:21 编辑

如果说到“勤俭节约”四个字,上一辈人往往贯彻落实得比我们彻底。

比如我父母不太喜欢外出就餐,认为这是一种对食物溢价的买单行为。一盘西蓝花在家做也许不到十元的成本,去餐馆摇身一变就成了二三十元。一件衣服旧了穿不出去可以当居家服继续物尽其用,但很多时候我们直接扔掉或者捐给小区的旧物回收;假期呢,最好也哪里都别去,乖乖在家既不添堵,也不会多花旅游的冤枉钱。

居家.jpg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些朴素的居家省钱观念有效吗?是的,至少在我父母身上,他们实现了一穷二白的两个农村人出到城市打拼,自己买房提前还清贷款,存钱供两个孩子读书上大学,还能在亲戚偶尔需要周转时借得出大几万做救济,现在退休也不愁养老金和医保。

但是有效,并不意味着高效。当我也慢慢成年且结婚生子后,为了方便带娃和照顾老人,我和先生两家长辈大部分时间同处一个屋檐下生活。两个家庭的作息和生活习性在老一辈人身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于是我们慢慢会发现,上一代人有时为省钱而省钱的做法,也是一种浪费。

一、总也吃不完的剩菜。

我们两家老人从来不去超市买菜,菜市场选一个莲藕都要货比三家,碰上什么菜特便宜时,也会顺手多买一点。

对于我爸来说,他那个年代吃不上肉,所以现在做菜无肉不欢。今天煮红烧肉,明天要换个花样做子姜鸭,每个肉菜分量都还很足,家里五个大人一日三餐要吃上2-3天才能光盘。人对于菜的偏好自然是优先吃新鲜的,导致后续如果有新菜会更倾向于吃新菜,同时一直有剩菜。

我家婆不偏好大肉,但属于做菜劳碌型。她深怕大家吃不饱,每次能整出一大桌花样,有些菜不是大众口味自然消耗速度慢,这也导致我们家经常每餐总有吃不完的菜品。

做饭.jpg

剩菜如果最后放了好几天还吃不完,从健康角度考虑势必要倒掉。老人们心里不理解,明明是精打细算花更便宜价格买回来的菜,怎么就老是吃不完呢?心疼剩菜,吃得已经挺饱为了不浪费还要继续吃,结果就出现消化不良,晚餐后肚子疼赶紧去医院检查的情况。

买菜最后反而还多花医药钱,这种无形中的浪费,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在不断和老人耳提面命中我们家终于达成共识:

1.不要贪小便宜一次性买太多放不久的菜。

因为放不久,总想着一餐煮完,但当场吃不完就成了剩菜。最好的办法就是少买,肉类买回来直接分装成一小袋一小袋,不吃的放回冷冻室继续冷冻,这样也不需要每天去买新菜。

肉.jpeg

2.样式多不如样式少。

现在炎炎夏日,胃口受气温影响变差,有些肉菜的频次和份量也可以减少,不要担心吃不饱,现在的人只会营养过剩而不会一餐吃不够就低血糖。

这样食物都能避免反复加热,从营养角度来说是最健康的,从节能环保角度来说也免去了后续反复加热和冷藏保鲜的冰箱及炉具的耗电耗气。

3.七分饱就足够。

就像不要劝人喝酒一样,劝人一个劲吃饭某种程度上也是陋习。每个人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吃多了不仅不消化,还会造成肠胃负担。菜的份量做得恰到好处,吃的人也不会有心理负担。

沙拉.jpeg

二、总要留在最后的“好东西”。

如果亲朋好友逢年过节往家里送东西,老人们都会收拾得好好的,怎么也舍不得吃和用。比如五谷杂粮,食品粮油,放在家里某个固定角落里最后都想不起来,生生放到过期。

特别是当季水果,拿回来放冰箱冷藏室,总是等到最后感觉水果有变质变软迹象了才吃掉,营养价值白白流失。春节期间亲戚送的腊肠和年货特别多,我们家堆到冷冻隔层最下方,结果随着新冷冻食物越来越多,到了次年才翻出来有这个东西。

冰箱.jpg

为了减少这种现象,我们家目前也开启每周或每半个月的强制盘点,定期开冰箱清理库存,处理掉旧库存前减少新菜购买冷冻。

水果如果实在太多吃不完就送人或打成果汁;如果是五谷杂粮,家里确实没有此类粗粮饮食习惯的及时转送,避免在家积灰。

三、为省电费引发的用眼隐患。

我和我姐姐都是高度近视,这个事情本身有遗传因素,但鉴于我妈只有300度,而且小时候也经常被父母督促矫正坐姿,只是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我俩还是在初中左右就开始戴眼镜到现在。

等到生完娃后,父母跟我们同住了,我先生才发现一点端倪:原来我父母不喜欢开灯,习惯性地认为太亮浪费电。

如果眼睛的光源不够,看东西就会变得非常吃力,导致用眼过度和用眼疲劳。我回忆了一下读书时代,确实有时候家里坐在客厅看电视父母会把客厅大灯关掉,只留电视机的光源。

于是我们又给父母开始科普:从前的长条形灯管属于电子镇流器式灯,频闪明显,眼睛其实容易疲劳,现在的灯多半是LED,相对省电,没有花多少钱,如果平日娃娃要看书画画,第一时间一定要给她开够大灯。

灯.jpeg

与此同时,我们也打算经常带孩子走出去,外出远足,利用自然光源锻炼孩子远眺视力,减少遗传因素干扰。

四、只会存钱不买保险。

我自己工作踏入这个圈子后,才发现我们家裸奔了很多年。不知道我父母是因为一个学医一个学药觉得健康问题可控还是当真不喜欢90年代保险推销环境,总之我们家直到我大学毕业前都一直只有城乡居民医保。

因为两老下意识觉得总在外边晃不安全,所以也不怎么喜欢外出旅游,但是意外和疾病风险其实我们谁也预测不了,不是说人在家中坐,就能完全保证人生一帆风顺。得亏家里这些年没发生什么大灾大病,不然父母辛苦一辈子的积蓄真有可能一夜之间全给医院了。

每年几十块的意外险是不是小钱?按照现在一般家庭的收入,稍微少吃一顿外卖就出来了,所以我工作后在工资不多的情况下也优先给自己和父母配了一年期意外险卡单。

保险.jpg

现在每年家庭保险开支大约3万多,占全年支出的17%,超出10%的占比,但我还是觉得用几万能撬动某一天需要用到的几百万的金额,值得。

总之,对于家里长辈们的生活习惯,我们也要辩证地去看待“勤俭节约”,多出去走走不代表一定会产生额外消费,居家省钱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过程不可本末倒置,因为省小钱变成花大钱。如果你家里的老人也有上面这些省钱误区,不妨用合适的方式做好提醒。

小家的家风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和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让每一笔钱都省得安心,每一笔钱花得也放心。
节约.jpg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