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方也谈理财 于 2021-6-25 12:04 编辑 记账其实是个好习惯,我从16年开始记账以来,每个月的收入支出一目了然,而且按年统计自己的收支非常方便,更重要的是,记账能帮助你了解哪些消费是不必要的,哪个月的消费超预期了,等等,方便你对自己的金钱做进一步的规划。 其实,我以前也不习惯记账,觉得太麻烦,而且某宝、某信都有账单可查,信用卡的账单也能查,因此觉得没必要记账。 但是,后来发现,这样做的话,一方面,账单比较分散,不好做统计;另一方面,收入和支出没法汇总到一起,去看自己每月的净收入是多少。 所以,决定还是用记账软件更好。身边的朋友都用随手记,说是方便又好用,遂下载下来开始了记账生活。 连续记账了好几年,也算是记账「老司机」了,在此总结几点小技巧,帮助那些想要记账,但是因为坚持不下去而放弃的小伙伴们。 1. 去繁还简,让记账变得简单一些。 一件事如果让它变得尽可能地简单,那么在头脑中形成自动化行为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强了。 利用这个原理,我给自己规定了10元以下的消费不记账。这样就把每天的通勤费之类的小钱排除在外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得不偿失的记账项目。2元~3元的地铁费发生了,你还得打开记账软件记录,着实费时费力,也没必要。 虽然地铁费、单车费等通勤费用积少成多,一个月下来也不少,但是为此进行记账会让记账这件事本身变得繁琐,大脑会不自觉地觉得「麻烦」而想要「避重就轻」,对于记账积极性是个不小的打击。 而且,可以每个月预估下通勤费用的量,每个月记录一次就好。这样既可以尽量满足真实还原自己的消费,也能化繁为简地覆盖自己所有的消费项目,一举两得。 2. 定制模板,让记账有迹可循。 记账模板是个好东西。既能够方便地将你的日常支出和收入明细项目固定在模板里,而且还能灵活编辑,方便你去增减条目。 这样下来,每次就不用再额外备注你的支出或者收入的缘由了,大大简化你的记账流程,得到的效果却是非常详尽的。 为什么要明确记账条目的缘由呢? 有的人说无所谓,为了方便记账,直接输入收入支出的金额就行了。但是,等到月底你回看这一个月的记录,就会发现:你只是记录了一堆数字而已。 至于,你的收入花在了生活的哪些方面,是花在吃的上面多一些?还是花在玩的上面多一些?哪些是冲动消费,哪些是非常规消费,哪些是额外收入,哪些是常规收入等等,这些都无从查证了。 之所以记录明细项,并且标注支出和收入的缘由,就是为了精准把控你的收入和支出都来自于哪些方便,等到复盘的时候,可以清晰地了解你从生活的哪些方面可以有效地放大自己的收入,以及减小自己的支出。 比如,通过这个月的复盘,我发现自己买零食过多了。下个月我就会有意识地在零食支出方面记账的时候,有所警惕,可以参照上个月的支出进行适当地把控。 同样地,这个月我的收入多了一大块,那么这多的一大块来源于哪里呢?原来是接了几个付费的文案,这部分就可以归类为非常规的收入了,不能作为预算的基础。 3. 「分期」记账,保护记账积极性 刚开始记账的时候,如果遇到大额的支出,记录下来以后,我会比较灰心。因为看到每月的净收入因为这笔大支出一下子减少了很多,不免心情不好。 如果你坚持记账了一段时间,你会不自觉地有种满足感:看,这个月又结余了不少钱。但是,一旦出现大额的支出,这种满足感瞬间就会被打压下去,变得甚至都不想打开记账软件了。 这时,我们就需要换个思路。我是借鉴了信用卡的思路,比如碰到大额的支出,你可以分拆成几笔等额的钱去一次性记到几个月里面。 比如,我参加了CFA的考试,报名费有几千块钱,我就分摊到未来一年当中。虽然没有用信用卡分期,但是我人为地进行了分摊,将其放到了未来12月中。 这样下来,当月的支出就变成了几百块,结余自然变多了,看着也就不会不爽了,继续记账的热情又满血了。 上面说了几个有助于我们坚持记账的小技巧,归根结底,记账还是一种习惯的建立。当你建立起这种习惯后,记账就称为了一种自动的行为,每次消费或者收入,就会触发这种行为,自然就会坚持记账了。 而且,如果你过段时间对你的财务状况进行复盘,你就会发现,记账非常有好处。你不仅可以做到对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一目了然,而且能够精准地把控自己未来的消费生活,将自己的生活梳理得更加清晰。 同时,只要搜一搜,就能追溯到任何时间的任何一笔支出或者收入,既清晰又方便。希望大家能够爱上记账,更加高效地使用记账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