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父母辈或者爷爷奶奶辈,收入都很低,但是他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勤快点,总归饿不死。纵观一下身边买房的小伙伴们,有几个人是靠自己出的首付呢?至少我身边大部分人都是由父母赞助一点,然后自己出一点,东拼西凑交首付的。 我们尽管吐槽上一辈人抠抠索索,可正是这种生活态度和方式,才能给我们这一辈创造出好的条件,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还能伸手帮一把。今天我们来康康,他们都是怎么理财的。 在他们的年代,可能这不叫理财,也没这种意识,但是确确实实能存下不少钱。 1、资产分散投资,意外成为百万富翁 我大姨是幼儿园老师,姨夫是国企员工,两人收入在那时候不算低,他们的钱都归我大姨保管。我从小就和大姨他们住一块,也没发现她们生活有什么变化,都是过的普通日子,直到我表哥要在上海买房,首付还差二三十万,我大姨直接给了他一张银行卡,里面有差不多100万。后来才知道,我姨把家里的钱,分成了几份,一份放在银行买了长期的存款,一直不动,到期继续滚进去;一份用来借贷给别人,事先谈好利息,算是民间借贷吧,但是只借给熟悉且急用的人,利息也不是特别高,比银行的稍微高一点,还算幸运,这么多年没有碰到跑路的借款人。可能都是知根知底的人,人品有所保障。另外一部分钱当时借给姨夫弟弟的厂子,说是算投资,后来改革成私企,意外成为小股东,所以拿回了本金和不少的分红。 这么一看,果然是做老师的,有文化,想的就是不一样。时至今日,我大姨依然还在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买东西都是拼多多,一点都看不出来奢侈败家的样子。教出来的儿子也是很厉害,第一套房我姨赞助后,没几年我表哥就把小房子换成了大房子,如今全款又买了一套。 2、不同时期的民间借贷有不一样的收获 上面提到我大姨有一部分钱是专门借给熟悉的人,收取略高于银行的利息。其实那个年代,民间借贷是很火的,有专门的人放贷,利息特别高。我妈就是这样子的,当年我家积蓄还算挺多,我妈把一半的积蓄给了专门放贷的人,那个人是我爸厂里的同事,算是知根知底,我妈也不用管放贷人借钱给谁,反正定期拿利息就好。这还是我小时候的事情,我和我爸原本是不知道的,大概过了有3年,有一个借款人跑路了,还不上钱,那个放贷人就来我家告诉我妈,损失大概一万块,就这么被和我和我爸知道了。不过呢,我家是我妈做主,虽然损失了一万,但我妈说这几年利息已经挣了好几万了,不亏 我妈以前还和大伯母合伙做批发生意,我妈出资金,我大伯母出人力,收益也还可以,后来大伯母身体不好就停止了。 我妈没什么文化,她只知道钱就这么放着会贬值,所以会通过身边的人打听怎么把钱变多的方法,并去做,吃亏也就认了,真的属于胆大的人,好在那个年代比现在的环境要安全很多。 友情提醒,民间借贷没有任何保障,尽量避免。 3、节省,是攒钱最大的法宝 这句话特别适用于我外婆。我外婆有6个孩子,家里就靠一家豆腐店维持生计,我外婆养大6个孩子的秘诀就是节省。她经常对我说,让我节省点花钱,吃的也别太多,不饿就行了,瘦点好看。我一直都记得,我外公外婆每天早上都是稀饭,晚饭都是面条,中午会有点菜,然后我舅或者姨他们会端过来一些菜,就这么简简单单吃了很多年。我外公还喜欢捡垃圾,家里小院子全部都是各种纸板箱,塑料瓶,定期就去卖钱,一年竟然也有好多钱呢。有时候外公会偷偷给我零花钱,都是他卖纸箱的钱,我是唯一一个拿到过外公零花钱的小孩子,我哥他们都没有。哈哈哈哈。想想也很开心。 就是靠着各种省吃俭用,拉扯大了6个孩子,还教育的挺好。我觉得这也算非常成功了,没有大富大贵,但是兄弟姐妹都和睦相处,外公外婆病重的时候,都是能出钱就出钱,能出力就出力,从没有扯皮推诿。 其实,理财在任何年代都存在,只不过叫法不同,一般来说都知道要把家里的钱分成几份,各有不同的用处,多余的钱通过一些渠道钱生钱,比起现在很多年轻人吃光用光,号称自己“月光族”的人,优秀很多啦。 投资理财,任何时候都不晚,从0开始,学会规划自己的资金,也就能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加油吧,打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