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明心随笔 于 2021-6-8 08:59 编辑 2005年10月,年过五十的普通体育老师给他的学生打了第一笔投资资金4999元。 第二年,这位老师又凑齐了5000元又转过去了。就这样,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了,老师一共转了98000多元给他的学生。 最后这位学生给他的老师创造了36万多的额外收益。那究竟是什么投资大神获得了这么好的收益呢? 这位投资者就是重仓茅台而闻名的但斌先生,而这个故事就写进了他的著作《时间的玫瑰》。 但斌先生认为,投资要做时间的玫瑰,不要做催熟的草莓。 我们普通人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找到一位大神级的价值投资者,但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办法,来达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1.太辛苦的钱也要去赚 小熊的一位表哥就是一名装修工,他没上班也没当老板。就靠着帮别人贴瓷板,每年都能赚二十多万。通常一天忙下去,脚酸背痛,但看到能赚那么多钱,也就能坚持下去。 通过七年的努力,他在县城有一套房,还给自己买了养老保险。表哥的儿子也懂事,不乱花钱,取了媳妇两个人一起开了个杂货店,一年也有十多万。在我们这种小地方,表哥一家人算是高收入群体了。 在没有特别强的硬技能,普通人第一桶金肯定是靠辛苦劳动赚来的。 2.钱生钱的游戏并不是没有门槛 网上很多故事写得很夸张,什么某985毕业生开始过得很悲催,天天996加班,突然有一天开窍了,开始学习了理财知识,然后一个月轻松躺赚2万+。 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位躺赚的大学生投入的本金多达25万,试想有几个普通上班族有25万的闲钱一下子投入股票市场呢? 还有躺赚2万+这件事并不持续,说不定上个月躺赚几万,下个月又亏回去。 所以,大家眼中的钱生钱游戏一定是有门槛的。首先,你的本金要足够多,才可以有看得见的可观收益。其次,你要选对投资的产品,而且还要碰到合适的价格。最后,你还要懂得什么时候止盈卖出,锁定自己的目标收益。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还真的很大,逆袭难度真比你想象要悲观。认清自己的现实,我们才会珍惜眼前的稳定薪水,才知道学习的动力在哪里。 3.照着做,下一个财富健康的可能是你 我们普通人没那么多时间去选股,挑选明星基金长期持有,肯定会有不错的收益。 像坤坤、葛兰、朱少醒主管的基金大家都买过,但真正赚钱的人并不多。究其原因就是把基金市场当作提款机,赚了一点就跑了,输了一点就吓得赶紧清仓离场。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先把孩子上学的钱,老人看病的钱,家庭开支的钱挪开,每个月有一点结余就买点。因为有一部分投资产品,从你买它们的那刻起就锁定了收益,比如优质高股息分红股票,每年分红是固定的;比如优质的主动型基金历年基金分红从未缺席。 这才是真正的投资,长期持有,收益有波动但能给你一个合理心理的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