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晒单]

《松香的秘密》:病态的爱,不如不爱

浏览:197 评论:1
2021-4-26 19:44:05 来自记账晒单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本帖最后由 马娘子 于 2021-4-28 12:34 编辑

这是一个犯罪故事,一个叫杨斯的男人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妻子,并且到警察局上报自己的女儿已经“死亡”,而这个6岁的小女孩其实还活着,终日躲在一个废料斗里,不敢发出声音。

这个男人相当残忍,却又不是单纯地残忍,所有这一切的悲剧,竟然全因一个“爱”字,只是这爱显然与我们认知中的爱相去甚远,这是一种病态的爱。在这出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大人们病态的爱,是如何代代相传,如何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的。
《松香的秘密》这部小说,从6岁小女孩莉芙的视角和旁观者视角,穿插妈妈给莉芙留下的信,逐渐还原出事件的全貌,令人不寒而栗,令人窒息!


01 悲剧是如何发生的?
杨斯·霍尔德是莉芙的父亲,他在女儿面前用枕头闷死了自己的母亲,把出生就已经死掉的小女儿做成了干尸,后来又用药毒死了自己的妻子,不让莉芙与外界接触,去警察局上报她已死亡。这个男人狠毒至极,可以说这一切的悲剧都是他造成的。
可是曾经的杨斯却不是这样的,原来的他那么青春洋溢、清澈单纯,就如同这世间许许多多的孩子一样。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变得这么残忍的呢?

首先,是天生的因素。以现代的心理学理论分析,杨斯继承了他父亲塞拉斯的一些个性特点,沉默、疏离、内向,比起和人打交道,他们更爱和树打交道,杨斯很爱岬角上的树。普通人所说的爱大概就和杨斯的哥哥莫恩斯那样,在头脑中爱。可是杨斯看到一棵树被砍倒的时候,会感到喉咙抽痛。

其次,就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在两个儿子里,杨斯与父亲塞拉斯更相似,所以父子俩有很多秘密,他们会一起躺在棺木里聊天,塞拉斯教杨斯去主岛上的别人家里拿东西,美名其曰这是一种游戏,只要不被人发现就可以。而且塞拉斯对待自己父亲的死亡,表现出的冷漠和疏离,以及告诉杨斯死亡并没有什么的,这大概也是造就杨斯对人的死亡并没有多大感觉,才能在后来做出那么残忍的事。


而塞拉斯爱囤积东西的癖好,也被杨斯继承了,并且在杨斯这里,这是一种爱的象征,如果丢掉东西就等于丧失,他无法承受这种丧失,所以想把一切都留在身边。所以在小女儿出生死亡以后,他没有下葬她,而是用松香把她做成了干尸。后来也要把妻子做成干尸。

接着,就是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杨斯的第一次变化是在父亲塞拉斯意外离世之后,他变得更沉默、疏离,比父亲更甚,一头钻进木工活里。父亲的离世对于杨斯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创伤,而后来玛莉娅的到来,其实对杨斯来说是一种救赎,因为这段亲密关系,很大程度上疗愈了杨斯,他又重新变得开朗起来。

只不过母亲艾尔莎的控制欲让杨斯受不了,在哥哥莫恩斯无法忍受逃离这个家之后,杨斯承受了来自母亲的所有控制欲,自然也包括这段感情。玛莉娅处处受刁难,杨斯也在家里感到压抑。后来家中诞生了两个孩子,男孩卡尔,女孩莉芙。只不过又发生了一件事,杨斯给卡尔做的摇篮螺丝松动,卡尔从摇篮里摔了下来,刚好砸在地上的工具箱上,卡尔死了。

杨斯无法面对这件事情,也不敢于坦诚这件事,就悄悄地修好摇篮,并暗示妻子是自己的母亲不小心把卡尔摔死了。杨斯把内心的恨意全部投射到母亲身上,投射给外界,认为外界是十分危险的。从那以后,他的精神状态就不太正常了,他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危险,不让莉芙去上学,不让他们和外人接触,到后来他们在岬角上的家不允许外人进入,切断了和外面的联系。

就是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杨斯的精神状态变得越来越糟糕。到后来发生了一起又一起的悲剧。对于杨斯来说,因为外面太危险,所以他不能让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接触外面的人,因为怕外面的人让莉芙去上学,就谎报莉芙已经死亡,不惜让她终日躲在废料斗里。这是多么病态的爱啊!


02 可怕的代际传承
从杨斯的故事中其实可以看到,很多观念、想法、行为模式都是从上一代,他的父亲那里继承而来的,而这些东西通过代际传承的方式,在下一代那里得到了加强和放大。

杨斯的父亲不信赖学校的教育,所以不太喜欢两个儿子去上学,而杨斯则直接拒绝莉芙去上学,去接触外面的世界。甚至为了把莉芙留在家里,去警察局谎报她已死亡。

杨斯的父亲说可以去主岛上的别人家里去拿东西,只要不被发现,这是个游戏。杨斯也把这个游戏传给了莉芙,让莉芙去主岛上偷回来各种东西。
杨斯的父亲喜欢囤积东西,杨斯则更甚,把家里面的每个角落都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废品,令整个家中暗无天日。
杨斯认为外面的世界太危险,外面的人都是要害他们的,所以玛莉娅生病后,他也不同意请医生来看,就让可怜的妻子一个人躺在床上,受痛苦折磨。


小小的莉芙在意识上根本不敢违抗父亲的意愿,于是她分裂出了两个人格,一个是非常听父亲话的莉芙,一个是潜意识深处承载她真实感觉的卡尔。比如在看到奶奶被杀、小妹妹被做成干尸的过程中,这个6岁的小女孩,在意识层面不得不觉得父亲是对的,她需要陪着父亲,而潜意识深处,其实她充满了恐惧,她把这部分给了另一个人格卡尔,所以她总说,卡尔总是害怕、总是哭。其实就是内心深处的莉芙自己在恐惧和哭泣。

母亲玛莉娅明知道父亲杨斯的做法不对,她在给莉芙的信中透露了这样的想法,她说不知道我们的生活是黑暗还是童话,但是因为她太爱杨斯了,所以她纵容了这一切,任由他杀死他的亲生母亲,任由他切断和外界的联系,最后任由他把自己杀死,也毫无怨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病态的爱呢?
所有的这一切只能由家庭系统中最小的成员,也就是莉芙来承担。她无力承受这样的现实,只能分裂出两个人格,让自己能够活下去。


03 病态的爱,不如不爱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这种病态的爱是相当令人窒息的。每个人都爱,只是这种爱却不是真正的爱。这种爱,倒不如不爱。
故事中的杨斯因为太爱,所以他要把一切都留在自己身边,不管是以怎样的形式,是死是活,只要对方还在自己身边就可以,就如同他的那堆垃圾。也许妻子、女儿,在他眼里,和他的那些物品并没有什么区别,重要的就是留在他身边就可以。

玛莉娅因为爱杨斯,就任他做出种种残忍的事,最后伤及了自己和女儿。

当然,莉芙的爱,是对父母天然的忠诚,她还不懂得明辨是非,只不过内心深处的感觉指引着她在最后时刻完成了救赎,开启了正常的新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也有很多父母对子女病态的爱。这种爱呈现出来更多的是控制、干涉、情感勒索。父母以为这是对孩子的保护和爱,实际上这却限制了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当然这样的限度并不好把握。
所以有心理学家说,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去爱你的孩子,你不如就放手不要去爱。这样孩子自由生长的空间增大了,反倒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更有可能发展良好。而一味地压制、控制,只会剥夺孩子的生命力。

看完这个故事,真的觉得太魔幻、太窒息了。杨斯那种爱,就像松香琥珀一样,看似美丽,本质却是挣扎和死亡。
这本书荣获了四项北欧著名犯罪小说大奖,被英国《卫报》、《每日电讯报》、《每日快报》评选为年度最佳图书之一。其中的人性和扭曲的爱,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你喜欢这类小说,那么这本书真的是很值得一读。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