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财务自由 问到终极理财目标,有人经常会提到一个词叫做财务自由,什么叫做真正的财务自由呢? 其实并不是说我们要身家上千万或者身家上亿才能够叫做财务自由,真正的财务自由,就是我们能够通过生钱资产来产生非工资收入,而这个非工资收入,它又能够覆盖我们的日常总支出。 我们把工资称作主动收入,把投资赚取利息、出书持续赚取版税、投资企业赚取分红等等,这些不需要付出额外劳动就能赚取的钱叫做被动收入。 实现财务自由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就是我们的被动收入刚好可以覆盖日常生活的支出费用。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每个月我们的月开销是3000元,那我们通过其他的这种方式能够获得3000元的非工资收入,这份非工资收入就和我们的日常支出是相等的,是持平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说自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 所以要实现财务自由,思路非常简单,那就是在适当管理日常支出的同时,一直不断地努力提高被动收入。 什么是“财务自由度” 也许大多数普通人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但也不必过分焦虑,此时,你要做的是,算一算自己的财务自由度,这样你才能知道自己距离财务自由有多远,才有追求财务自由的具体目标。 给大家分享一个财务自由度公式: 财务自由度=投资净收益/总支出 建议值:≥15%。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这个比例。当这个比例达到100%时,恭喜你,你实现了真正的财务自由,可以不再为钱担忧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适用的方法,就是通过投资理财来获取被动收入。 结果的财务自由和过程的财务自由 结果的财务自由:有人为了实现结果的财务自由,勤勤恳恳一辈子,终于攒下了够花的钱,给自己的财务自由打了钩,却发现,已经没什么花钱的地方了。 过程+结果的财务自由:认真赚钱,始终有想做的事,有想去的地方,钱够,就做,钱不够,努力赚钱了再做。 我们大多数人都更喜欢第二种情况下的状态,可是为了实现“财务自由”,一味追求数字,而失去了“人生自由”,成为第一种情况的践行者。 你如何看待财务自由?你实现了财务自由吗?你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财务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