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艾芙投资日记 于 2021-3-12 15:14 编辑 好久不见呀各位,先来说说艾芙看到的一个本地新闻, 杭州某小区门口有一块电子屏,除了常规内容,还会把一些小区内近期被网络诈骗的案例公示,滚动播放,有居民说某天下班一看,居然有十多条,受骗金额很多超过5万,最多的被骗了48万, 连居民都忍不住吐槽:“我们这的业主,好像不太聪明……” 聪不聪明不知道,但是被骗48万,在一茬茬韭菜的衬托下,这位大哥你真有钱。 这里还有一个关键信息:绝大部分是网络受骗,极少发生在线下。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你会在网络上别人骗了钱? 一夜暴富心理。 想一夜暴富,不是你的错,艾芙也YY过,但是,想想就行,付诸实践? ”一夜暴富,两夜也行“这个真没有,倒是很可能徒增了网络诈骗的分母,还被公诸于众,这下全杭州人都知道你们被骗钱了。 那么,什么样的人最容易有这种心理? 1、极度渴望金钱。 2、追逐物质享受。 3、想要不劳而获。 4、能力跟不上野心。 5、眼高手低。 6、没有安全感。 也不用对号入座了,不劳而获、混吃等死的想法别说你没有,只是很多人一边YY一边埋头搬砖,内心非常清楚地知道没有白吃的午餐。 只要认定这一点,很多骗子就算找上了你,也基本能守住钱包。 真的是以不变应万变,这年头的骗子也越来越有文化,越来越与时俱进了,甄别难度越来越大,那就死守自己的底线,在YY钱之前,一定要和自己说:你说啥都没用,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毕竟,这年头的骗子会通过AI技术筛选受骗人群,说句不好听的,很可能上班摸鱼的你,分析归纳能力还不如骗子: 抓取、收集网上的各类信息,根据自己擅长的骗术,筛选出目标人群,然后精准诈骗,快狠准。像金融诈骗,往往会搜集经常在互联网留下投资信息的人群;杀猪盘则首选有情感需求的人群,尤其是单身又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女性。 杀猪盘略过,感情的左右因素比较大,艾芙就说说金融诈骗,现在名头很多啊,这几年比较流行这8种: 1、以证券投资为名。 2、以销售保健品为名。 3、以投资科研项目为名。 4、以开发生态旅游项目为名。 5、以投资养殖基地项目为名。 6、以投资重大基建房地产项目为名。 7、以投资种植名贵药材、名贵花卉项目为名。 8、以金银珠宝公司为名。 可能你会想,我有那么好骗么,查一查公司背景不就行了?呵呵,你觉得骗子没预料到?人家早就做戏做全套了: 1、会注册一个公司,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各种手续都基本齐全且合法,这些,都是提供给你们搜索用的,但到底有没有货物交易,你就不知道了,估计也懒得去查; 2、那去实地看看呢?小心谨慎的你,很可能会看到比较高档的写字楼、办公场所,门面和人员也都还有模有样,还是下了一定血本的,当然了,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 3、法人的各种头衔也很多,还多半是你看不懂但不明觉厉的荣誉头衔,那些PS的证书之类的,你压根分辨不出来,很容易被忽悠过去; 4、以及最最打动你的高回报,而且前期你确实能兑现高额的本息,短时间内比如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你能小小赚上一笔,尝到甜头后你不断加大投入,辛辛苦苦攒的本金以及部分利息,刚好拿去填补其他人的利息,就这样一个套一个,都套进来了。 好了,到这一步,你就是一个完美的网络诈骗受害者。 所以针对这一点,你投资之前的功课得重新做,要设置一个风险最低门槛:政府许可的正规投资公司。 然后,还要看工商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核实公开的那些资料证件等。 看着功课很多也很繁琐,但是,为了钱包安全,功课不能省,这一步,就能把很多骗子公司筛查出来,你投资时会更理性更清醒——赚不到高利息可以,至少手头的这点本金要保住。 歪个楼,杭州那个小区的数十位业主,能做到这一番操作,也不会上电子屏了。 保护个人隐私这一点,其实也是很好的办法,但是,执行起来实在太难了, 你在哪里留下的信息,就不提快递、外卖这些,就医、买房后都能接到各种推销电话,很多APP也不讲武德,打开、更新时都要强制读取你的各种信息,你一个看日历的APP,读取各种信息有意思嘛,老老实实当好日历不行嘛。 不过你想不泄露信息,基本呵呵,那就注意止损,也就是不要透露更多的能被骗子分门别类的其他信息吧,尽可能在互联网世界当一个面目模糊的路人甲。 最近是真的一点都不想吃韭菜,韭零后赚钱辛苦,守钱更是如履薄冰,很可能一念之间,机会变成劫难,总有一个地方会让你亏到要当裤子,这届打工人太难了。 那就学会打假吧,打掉那些只想坑你钱的虚假投资理财,至少现阶段,捂住钱包就是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