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并非专业投资者,从2015年开始买基金,中间有过惨痛的亏损经历。 究其原因对买的基金并不熟悉,频繁的转换基金,白白贡献手续费。还有就是缺乏对投资的规划,前期投入的资金过多,后面补仓平摊成本没有太大效果。眼看基金价格跌了,拿不出等量级的资金救场,只好等市场回暖,一等就是一年多,顶不住旁人的各种声音,最终割肉离场。 现在,如果再让小熊去买基金,小熊认为做好以下四个要点,基金定投并不是难事。 1.凡事预则立 什么意思呢?就是基金定投之前,你要有一个目标,到底是想收益翻倍,还是跑赢大盘。 2020年,小熊就用1000元做了一个实验账户,按周定投10元,浮盈5%以上就赎回一部分继续定投。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定投资金不需要太多,浮盈还可以及时落地为安。 一年下来,这个账户拿到了30%的收益,对于小熊来说已经很满意了。 初学基金定投的小伙伴切忌眼高手低,保住本金是第一要素,人家翻倍是人家的,咱们有赚就好。 2.着重长远利益 有了小宝后,家人商量给孩子存储一份教育金。一开始,闺蜜跟我建议买月存200元,一直存到孩子十八岁。 大概坚持了一年,小熊改变了存储策略,改用每月定投一个基金组合,总金额也是200。这样做好处是定投资金少,碰到行情不好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拿出4-5倍的资金补仓也是完全可行的。 普通人定投基金不是发什么大财,就靠日积月累的力量让自己能攒下一笔钱。 3.选择宽基指数 去年行情好,很多小伙伴定投白酒医药挣了不少钱,近期这些基金回调不少,大家都不淡定了。 小熊年前就是轻仓,孩子的教育金以50%的宽基为主,配置了一部分主动型股票基金,获取一部分超额收益。 为什么要选宽基指数呢?因为买行业指数行情好的一年收益比较高,行情差的一年可能收益为负。这样的体验对于用户来说并不友好,还不如买宽基,长期平稳上行,拿着比较舒服。 选择一种适合自己风格品种定投,这样更容易坚持。投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让自己一年或几年处于焦虑不安之中。 4.投资账户与生活支出分离 去年行情很好,小熊的一个发小买了十几万基金,六七月基金还是红红火火,可是因为发小的母亲临时出了点意外需要一笔钱住院。结果发小只好忍痛割爱,提前把大部分基金赎回了。如果晚一个月赎回,至少可以多赚一万多。 经过这次事件,发小给小熊建议,买基金至少要保证半年以上的生活费,保命的钱一定不能一次性投入到金融市场。 也是经过一年多的实战,小熊目前基金定投把副业收入的60%转入投资账户,不是一次全部买入,按月自动扣款,省心省力。 以年为单位,按月自动定投,这样既不会受短期波动影响,还对资金有一个整体规划。 小结 以上就是小熊对基金定投难的几点看法,投资基金也应该像工作一样,有目标有执行力还要有愿景。 站在时间的长河,每个月的波动就是几片小浪花,一定要耐得住波动的寂寞,扛得过下跌的焦虑,才会把基金定投之路走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