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晒单]

中国式父母焦虑:钱、学区房、补习,谁能拯救?

浏览:282 评论:2
2021-2-22 10:59:00 来自记账晒单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之前有一则“家长要求幼儿园教室装监控”的消息引起广泛讨论。

为什么想在幼儿园教室里装监控呢?

家长表示,小朋友今年刚上小班,班上小朋友比较多,有两位老师和一位保育员阿姨,但都比较年轻,家长们都不太放心,想时刻知道自己孩子的情况。

这样一则消息背后透露出父母们满心的焦虑。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焦虑成了中国父母的一大特色,为此专门有一个词叫做“中国式父母焦虑”。

百度百科上焦虑的定义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也就是说我们这里指的焦虑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焦虑症。焦虑情绪本身并不都是不好的,它能引导人们采取有效措施、调动资源,以防事件恶化。

美国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该定律指出,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的曲线关系。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焦虑水平处于中等时,其实是有益于我们调动相应的身体机能去完成某项任务的。


而“中国式父母焦虑”常常是因为爱得用力过猛,造成过度。这种过度的焦虑很难产生什么正面效果,反而还会滋生很多问题。陪孩子写作业心梗住院,月薪三万还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的各类培训花费……

中国式父母焦虑,大多集中体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这仿佛是一口越烧越烫的平底锅,越来越多的父母不仅自觉跳到锅上,还拉着孩子一起。在这口锅上,只有不停地、越来越快地跳,才能不被烫伤。

那么这份焦虑到底来自何处?它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我们做父母的又应当如何化解?今天,我们就具体来聊一聊。

一.“中国式父母焦虑”来自何处?


1、大环境的影响—从众心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2018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中关于教育问责的部分指出,教育是我们所有人——政府、学校、教师、家长、个体的共同责任。因此提到父母的焦虑,不可避免地要提到整个大环境的影响。

就拿孩子上课外补习班来说,很多父母最初也是秉持着“以孩子兴趣为主,尽量给孩子自由”的观念。

可是,看到周围同龄的孩子都在补习文化课,考试成绩蹭蹭往上升。再加上老师可能提到自家孩子的基础知识薄弱,需要加强之类的话。原本不考虑文化课培训的父母也开始打听哪里的一对一教学好。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唱歌、跳舞、主持、绘画样样精通,父母们也忍不住希望自家孩子多学几样。

这样一种心理其实就是“从众心理”,从众是一种因为受到周围环境压力,而选择随大流的现象。

产生这个现象最关键是就是周围环境这个因素,很多父母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也不想让孩子这么辛苦,可是能怎么办呢?别人都在补课,孩子不补就跟不上了。”应该说“中国式父母焦虑”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整个大环境的影响。


2、父母养育经验的不足

为人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工作,每个孩子生来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可以适用每个孩子。因此,父母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就很容易陷入焦虑。

最常见的就是孩子还在婴儿期的时候,看到周围差不多大的孩子已经会走了,自家孩子才刚刚能扶着站,如果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就会很担心自己孩子是否出现了异常。

再比如,孩子升学期间,出现成绩下滑,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是学校生活的适应上需要一段时间,或者是校内人际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父母们如果简单地通过给孩子进行课外补习去提高成绩,很可能就会治标不治本,没能解决根本问题。

孩子的成长过程有一个客观的身心发展规律,但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与成长环境不同,又会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如果父母们缺乏这样一些知识经验,在养育、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突发状况而感到措手不及,产生更多焦虑的情绪。


3、父母自身对于不确定未来的恐惧

焦虑的本质是对不确定事物的恐惧,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因此产生担忧。如果把焦虑细分开来,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不确定性;第二层是失控感、不安全感;第三层是恐惧。

心理学家Freeston等人提出了“无法容忍不确定的程度”的概念,当我们面对未知情形的时候,会有一种不在自己掌控之中的感觉,这让我们觉得不安全。而面对这种潜在的失控,我们所感到的焦虑,其实是人潜意识中的恐惧,甚至是危及生存的恐惧。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未来的不确定性太大,父母们就会担心孩子现在如果不学多一些,不上好学校,未来就会没有竞争力,不能过上好的生活甚至于没办法生存下去。于是一股脑儿的把自己体验过的、能想到的都强加在孩子身上。

很多父母自己小时候没有考上好大学,就想让孩子考上985、211;自己小时侯成绩不如别人,就想让孩子争口气,超过别人家的孩子;自己没过上安稳的生活,就催促孩子一定要考上公务员……其实这是把自身对未来的恐惧与焦虑转移给了孩子。

二.“中国式父母焦虑”有哪些危害?


1、孩子压力大,心理问题增多

同小区的一个孩子,父母把老家爷爷奶奶的房子、自己现在住的房子全部卖掉就为了给孩子买一个比较好的学区房,并经常以此来“激励”孩子努力学习。但是孩子呢,好像并不“领情”,反而经常在学校打架。

父母们总是想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为孩子铺设一条康庄大道,让孩子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最好的”追求背后是父母对孩子无可厚非的爱。只是这爱,常常用力过猛,常常盲目混沌。于是,孩子们在这样的爱下,往往感受到更多的不是纯粹的爱,而是莫名的压力与禁锢。

在这种压力下,孩子们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曾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其中,有30%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过抑郁症状,有4.76%—10.9%的儿童青少年出现有过不同的焦虑障碍。

而引发这样一些问题的原因除了儿童青少年自身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危机以外,更多的是来自于家庭关系、家庭氛围的影响。焦虑的家庭氛围使得年幼的孩子不知如何应对及排解,只能以不恰当的行为和症状表现出来。


2、剥夺孩子的机会,削弱孩子的能力

记得有一次接到一个家长的咨询“女儿在学校里交了一个不太好的朋友,自己很担心,跟女儿讲了几次也不听”,站在家长的立场,会对这样的情况着急是很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做父母的,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她是否觉得这是个问题?她是否真的需要帮助?

父母们在参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越过边界”。

父母通常会觉得孩子无法判断是非、没有能力处理自己的问题,于是父母就强行越过边界去代替孩子做决定、做事情。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孩子无法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法形成正常的边界。

父母不仅剥夺了孩子应对挑战的机会,也同时削弱了孩子的能力。以至于很多孩子在成年后,依然在物质、精神上依赖自己的父母,发展成为一个“巨婴”。

“中国式父母焦虑”在于父母们总想做到100分,却不知道100分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是个灾难,因为当你去为孩子扫清成长路上的所有障碍时,也剥夺了孩子面对挑战,增强能力的机会。


3、父母自身疲惫不堪

父母的焦虑不仅传染给孩子,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实父母自身也是深受其害。因为焦虑,就经常有事没事“别人家的孩子”、“各种补习班”,甚至有的父母辞掉工作放弃事业,专心陪读。

当父母把生活的重心全部转移到孩子身上的时候,那种不可掌控的感觉就会更强烈。因为看到自己为孩子付出这么多,孩子却没有如自己预期的那样考出好成绩的时候,失控的感觉会强烈,然后被更深一层的焦虑包围,焦虑引起睡眠问题。如此往复,陷入恶性循环,父母自身常常被焦虑折磨得疲惫不堪。

另外,这种焦虑带来的一个很直接的影响是父母们的经济压力通常比较大。

据“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统计,中国家庭特别愿意在孩子教育上花钱,且每年花费的钱能占到家庭收入的50%,甚至有30%的人愿意花费超过自己消费能力的钱在教育上。

经济压力也是不可忽视的造成身心疲惫的一大因素。而当父母自身的身心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的问题就会凸显得更加严重。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

三.如何化解“中国式父母焦虑”?


1、看到孩子自身的能力和成长

“你的焦虑来自于你看到了孩子的错误,而你不再焦虑的原因是你看到了孩子的成长” XSCHOOL创始人Angel Lin在一刻talks未来教育场的圆桌讨论中如是说到。

父母们会为孩子的未来焦虑,是因为他们无法从内心深处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无法相信孩子有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总觉得孩子没了自己不行。

但是当你不断地去觉得孩子不行的时候,孩子真的就会越来越不行。而孩子也只有在你不断地觉得他可以的时候,他才会变得越来越有能力。

我记得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经常会对我说一句话:“妈妈,我自己来”,他要自己挤牙膏、自己洗衣服……当他第一次看到我洗衣服,要求自己洗衣服的时候,我的直觉反应是:“你怎么洗得来,会弄得乱七八糟的。”

但是,我马上转念“洗就洗吧,弄乱一点也是可以收拾的”。孩子开开心心地洗起了自己的小袜子,虽然洗完后袜子是脏的,地上都是水,但是看到他一脸的兴奋和喜悦,我想我的决定是对的。

这种“原来我可以做到”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不断地积累这种经验,孩子会越来越自信。无论以后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他的第一反应都是“我可以去尝试”,而不是“我肯定做不到”。所以,我们要去相信孩子,先从小事中去看到孩子的成长、孩子的能力。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也只有去相信,因为我们所担忧的那个不确定的未来,只有孩子自己能去,父母是无法替代的。


2、父母要有自身的追求与成长

前面我们提到,当父母把全部重心放在孩子身上的时候,相当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交托在孩子身上,孩子会感受到无限的压力,父母也失去了自我。

有一句调侃的话:“以前的笨鸟是自己先飞,现在的笨鸟是自己不飞,下个蛋,让蛋飞。”很多父母总说,自己年纪大了,没什么追求了,只希望孩子有出息。但是,对孩子的教育不在于言传,更在于身教。父母身体力行地做出表率,才会对孩子产生正面的影响。

比如有的父母来咨询的时候,会抱怨自家的孩子平时周末就知道玩游戏,也不像别人家孩子那样读读书、学学英语。

其实再追问之下,便知道父母自身也不爱看书,下班回来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游戏,平时周末也很少出门,宅在家,一觉睡到大中午。那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孩子不看书、玩游戏就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呀。

所以,父母们不要总把目光放在孩子身上,而是放到自我的成长与追求上。育儿即育己,当你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的时候,不妨先问问自己做得怎么样?当父母自身不断成长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会跟着成长。


究其根本,“中国式父母焦虑”还是因为父母把太多自身的期望投射到了孩子身上,父母们希望孩子们过上父母心目中的理想生活。说起来是爱,其实对孩子人生的一种“剥夺”,用孩子的人生,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何其残忍的一件事。所以,把自己和孩子分开来吧,父母和孩子不是共生的关系,而是各自独立的个体。

就像杜江在《爸爸去哪儿》送给嗯哼的一段话:“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你是你自己的希望。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那梦里,不必有我。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我爱你,仅此而已。”

孩子始终有孩子的自己的天地,无论是凡尘俗事、抑或星辰大海,都是孩子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路。做父母的,唯有深深的爱与祝福。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