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大假,让我们有了放松休闲的时间,陪伴家人开开心心的过大年。 今年和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所到之处总是能听到人们在聊投资理财,说起基金更是滔滔不绝。 不是说去年什么基金大赚一笔,就是某某基金亏的掉渣,还时不时分析分析三大热门板块,消费、科技、医药。 听上去好像大家都是专家,而且都颇有心得,整体的氛围还是很欢快的。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莫名有些熟悉,当谈论股票基金不绝于耳时,正是风险逐步扩大时。 道理好像大家都懂,那么要怎么做才能减小风险的影响呢?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在做投资之前需要测试自身的风险偏好,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有时我们认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实际的风险承受能力并不一样,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测试,看看目前所处的年龄阶段,目前的财务水平,以及投资理财的经验等因素,得出实际的风险偏好。 一般风险偏好有积极进取型、成熟稳健型和谨慎保守型。这三类风险偏好并没有好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如果一味追求高收益,不顾风险,那么就是鲁莽冒进型,这时很容易造成实际的亏损,实际原因就是做了不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投资。 有了风险意识还远远不够,仍旧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投资理财能力,增加获得收益的概率。 都说不要盲目从众,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如果没有一定投资理财能力,难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知是怎么赚的收益,那么亏的时候更不知道是怎么产生的亏损。 都说不要频繁交易,买进卖出会产生较高的手续费,也不能把握住较大的行情,可是没有形成自己的投资逻辑,就很难克制,一看到涨了就想跟进,一看到跌了就想卖出,辛辛苦苦盯盘看盘,可能复盘时发现,没有收益反而是亏损。 这些归根结底都是投资能力不足导致的,不断的学习积累才能慢慢有所改善。 行情大好时,大家都是专家,谈论起来头头是道,然后深入了解后,对资产配置的了解却知之甚少。 市场中有很多种产品,它们风险各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财目标和投资风格,周期性的动态调整,使其能更稳健的产生收益,这个过程就是资产配置的过程。 比如房产、股票、基金、债券、固收类、保险等等,这些产品的风险不同,收益范围不同,一千个人有一千种配置方法,因人而异。 如果过度的集中在某类产品中,势必会使资产配置失衡,存在潜在的风险。 投资过程中,时刻敬畏市场,只做符合自己风险偏好的投资,逐步学习累积,形成属于自己的投资逻辑,逐步配置资产,不盲目从众,不频繁交易,或许能提高收益的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