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般都是喜欢“买买买”的,尤其是一些女孩,对于一些类似化妆品和小物件之类非必需的用品是毫无抵抗力的。以前买东西也会让我很开心,后来慢慢的学习接触成长以后,真切的认识到像化妆品之类的够用就可以,根本不需要囤货,同等功能相似的产品有很多,可是在铺天盖地的商业广告中,还是会容易被说服继续“买买买”,像是掉入了“消费陷阱”,这种感觉会让人感觉很痛苦,不知所措。 要改变、控制一种定型的行为,单独靠意志力是不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养成有助于实现行为改变的习惯。 购买欲,也是有更低成本的满足方式,自己可以评估自己的收入水平、消费层次和心理承受力,按照商品的价格分为几个层次,比如:100元以下的东西,买就买了,不管是不是消费陷阱,也不管是不是真正的需求,就只当是自己购买的趣味,买个舒心和开心了,这个价位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来订的,100、200、300均可,超过自己规定好的线,就要求自己慎重考虑了。 设置单位时间内消费总量上线,并且这个周期不要太长。比如给自己每周或者每个月的消费总额设定上限,又或者每个月用于化妆品的消费总额不超过多少钱,如果当月超出,顺应下个月就要求自己主动减少。 不使用信用支付。用存款支付会让你感觉“肉疼”。取消电子支付与信用类消费方式的绑定,至少不要将这类支付方式设为首选。在使用信用卡、花呗、京东白条之类的付款方式支付时,很容易让人产生不适花自己的钱的感觉,到了还款日才感到痛心疾首。当储蓄卡的消费短信发到手机上时,账户中真实存款额的减少,往往会有更强的警示作用,从而遏制消费。 有时,需要管理自己的是注意力,删除掉不是必须的购物APP,关掉常用购物软件的通知,不看购物的直播,不接触广告信息。老话说的好,眼不见心不烦,不让自己有被说服的机会,特别是把那些会诱惑你高消费的购物软件删掉,等真正需要购物时在安装上,哈哈哈。毒不毒? 当你感觉很难对自己下手时,可以找一个理由、自控力强的朋友做自己的消费监督员,你的朋友当中,总有那么一两个不是冲动型消费的人,可以请他们来监督自己的消费行为,比如在支付时使用请朋友代付款的方式,让朋友为你把关,慎重评估你的这次购物行为是冲动还是必须,有某种心理研究表明,在由他人参与的购物情况下,行动的执行力度会比自己一个人单独行动要高许多。 于此,只要你有想改的心就没有不成的事,自己的人生如何定义是由自己说了算,别人谁都不行,更何况是一种简单的购物行为呢?加油,兄弟姐妹们,自信慢慢的去打磨自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