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课捡“垃圾”?他们在贫困县造出了一个世外桃源

浏览:115 评论:0
2020-12-8 10:49:51 来自生活资讯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
这群师生
可不简单
//


说起乡村豪宅,你脑海里第一个闪过的名字是谁?

反正二姑娘肯定会抢答说,李子柒!


这个上能爬墙造房子,下能田地里插秧;


能骑马,能赶羊,穿着粗布衣裳能干所有活的“田园姑娘”,可是活生生把人烟罕至的农村改造成了“世外桃源”。


在她那神奇的院子里,你想的出名儿的蔬菜她都有;


你见过没见过的花儿,她都养着;


什么满汉全席色香味全,她全都可以!!!

羡慕这两个字,我已经在心里说了无数次了......

或许有人会说,羡慕归羡慕,这样大的院子,得耗费多少时间,多少人力,和多少金钱啊。

的确如此。

不过也有那么一群人,靠着捡来的废品,在真正贫困的农村里,造出了一个世外桃源。




在“真贫困县”里
实现“真豪宅梦”


捡废品,造景观,助扶贫。

这三个关键词,在湖南新宁县杆山村,这个省级深度贫困村里,悄悄地组在了一起。

这是一个平均海拔700多米,地势陡峭,曾被定为极易受地质灾害影响的村庄。目前绝大多数的人依旧居住在年久失修的土木结构危房里。
图源:湘桂边城

在2018年的时候,长沙理工大学扶贫工作队开始驻村帮助扶贫。

除了最基础的,因地制宜发展一些能够增加收入的产业以外,有一位了不起的导师,还带着学生们改善起农居房来 。

农村里的房子,想必大家都见过。

无非就是灰灰的墙,黑黑的瓦。


能居住,但生活品质什么的肯定是谈不上了。

是他们想不到要改善环境么?并不是。

而是当你连吃穿用度都成问题时,艺术欣赏,仿佛成为了一种遥不可及的奢侈。

于是,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导师邓寒松,想了一个法子。





一砖一瓦
一木一石


要帮村民改善居住条件,那首先就不能给他们造成负担。

否则便是本末倒置,违背初心了。

于是邓寒松在计划初期就定下了两个铁规则:

1. 活儿都自己干;
2. 材料不能花居民钱;

他领着一帮学习园林设计,或者正好要社会实践的学生们,下河挑选景观石、去贫困家庭搬迁后遗留下来的建筑废料中找能用的黑瓦、旧梁、枯木。


甚至破罐子、旧竹篓  、村民扔掉的腌菜用的坛子,也被他们像宝贝一样抱了回来。


还未走进大门,引入眼帘的就是这个特殊的隔断。

古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在门房边挂上“xx阁”、“xx居”、“xx园”之类的牌子。

邓寒松也给这儿起了个名字,叫荷趣园,因为这户人家就落在荷花池的边上。

鹅卵石、黑木石、五彩斑斓叫不出名字的石头门,整整齐齐的码在里头,倒成了一堵别具一格的墙。


往里头看,一个普普通通,寻常无比的废旧轮胎,中间却放置了一株耀眼无比的山茶花。

整个院子瞬间就春意盎然,活了起来。



废旧的腌菜坛子,变成了小型景观喷泉;

一块大石头,几个小鹅卵石,摆放在一起,成了一组“母鸡下蛋”的小景。

“包工头”邓寒松给它起了个名儿,叫做“新生”。

代表了母鸡生蛋的景象,也寓意着这个村庄的重生。


这颗巨大的乌木,其实是邓寒松从河里捞起来的;

边上竖着的杆子,是人家拆房子时遗留下来的横梁;

地上的瓦片,是他们精心挑选较为完整的废料。


他给这组小景观,取了个名字叫做“乡村技忆”——这些在现代房屋中已经逐渐消失不见的东西,值得被记住。

在邓寒松的眼里,这就是乡土文化记忆的传承。

乡村技忆前的这片农田,用鹅卵石和多余的木砖进行了区域划分:

大白菜、萝卜、小葱......一样样分得清清爽爽。

刻意交叉摆放的砖块,还在视觉上产生了更大的空间感,也多了好些趣味。


连橘子树下,也用细细的竹筒搭了一处别致的景观来。

再看看这处小景,废旧的轮胎、已经锈迹斑斑的水桶和簸箕,搭在荷花池边。

夜晚搬个小凳,听着细细的流水声,望着满池塘的荷叶,可真就成了“荷塘月色”。


不仅院子里有装修,屋子外也得跟上。

斑驳的老围墙上,小广告电话、雨水流过发霉的痕迹......黑一块儿黄一块儿的,都诉说着这个村子长长久久的时代痕迹。

邓寒松和学生们用鹅卵石,粘了几只鸟出来。


喜鹊、和平鸽,说它们是什么都好,反正总归是寄托了沉甸甸的美好的希翼。


还有这条,古径通幽处的长廊,也是邓寒松和学生们一砖一瓦,耗费数日搭建起来的。

他们都盼着等到春天的时候,种上些紫藤花。

然后这儿,摇身一变就是紫藤长廊了。





是改善,也是传承

其实说实在的,这个庭院,无论是和李子柒的比,还是和现代城市别墅里的花园比,都差得太远了。

可它背后的意义,却远远不止是一个庭院,那么简单。

于学生们来说,设计与艺术从此不再只是课堂上死板生硬的讲课,也不再只是画笔之下勾勒出来的简单线条。

而成了实实在在,一砖一瓦的功夫;


于杆山村的村民们来说,温饱和美不再是遥不可及,虚无缥缈的东西。

废弃的东西不用丢,老房子留下来的东西能够二次利用。

村民可以通过农业种植业养家糊口,还能享受到更好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于后代子孙来说,或许当他们长大时,这个如今的贫困村已经迈入了小康,也漆起了白墙,也铺砌了平坦的水泥道路。

但只要看到这一处小庭院,里头的一砖一瓦、一树一木,相信便能感受到那些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刻满了岁月的,深刻的记忆。



评论里聊一聊,你记忆中的乡下吧:老城墙,石板路,十八弯的盘山路...

图文转自 简二家 https://mp.weixin.qq.com/s/Gwre8nKaDp2cFghUldnkd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下载客户端
随手记客户端 直接扫描下载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