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鸡娃上进,作为父母的你做的对吗?

浏览:279 评论:9
2020-12-4 10:14:43 来自生活资讯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本帖最后由 马娘子 于 2020-12-4 10:19 编辑

最近知乎里有这样一个话题,如何看待“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话题上线不过1天的时间,就引发了4200多个评论,580多万人浏览。
这句话深深地戳破了无数宝爸宝妈的焦虑,也再一次燃起了一众虎爸虎妈给孩子打鸡血,让孩子上进的心。


事实上,在鸡娃这件事上,孟母是算是先驱。
这位教育出与孔子齐名的儒家学派代表人孟子,被无数后世人传颂的伟大女性,虽然在历史上只留下仉氏之名,但她的教育理念,可以说是领先了2500多年,堪称虎妈中的战斗机。

从孟子还在她肚子里的时候,她就开始以礼数进行“胎教”——在汉代韩婴所著的《韩诗外传》里记载了孟母的“鸡娃”初篇,坐席摆放的位置不够端正绝不坐下,肉类切得不方正一口不吃。

在居住环境方面,大概是孟子父亲去世的早,家里经济条件有所下降,孟子家的居住环境也跟着下降了。
被孟母如珠如宝精心呵护的孟子,和周边的邻居学会了送葬人的号丧、卖货人的吆喝、屠夫粗鲁的大喊大叫,这让对孟子寄予厚望的孟母,简直是晴天霹雳,于是孟母几次三番搬家,最后搬到了学校附近(学宫),这才安顿了下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各个城市的学区房价格一路飞涨,不能不说是受到了孟母的启发。


孟母对孟子学业上的上心,可不止搬几次家这么简单。
还是个孩子的孟子贪玩不写作业,孟母问他:你学会了吗?孟子答不出,孟母一怒之下剪断了正在织,全家赖以为生的希望——布匹,以此告诉孟子,学业一旦中断就是学废了,长大了之后只能做些蝇营狗苟的小买卖,成不了啥大气候。

孟母的所作所为,跟现在的宝爸宝妈毫无二致,可是现在的宝爸宝妈们,却远不如孟母教育的成功。


孟母教育成功的第一点是:以身作则。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更是在古代男权社会里用自己的勤奋为孟子撑起了一片天,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就是个励志女性的典范。

反观现在的宝爸宝妈,一天到晚沙发上一躺,打开短视频软件一看就能看上俩小时,或者看没有营养的韩剧,追星追得忘了东南西北,偶尔想起来了,就吼孩子两声让孩子好好学习,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一定要出人头地。

著名教育家泰曼·约翰逊说,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每天沉浸在自己虚无的快乐里的父母,就任由孩子模仿他们的一举一动,教育出来的孩子,大概率以后会活成他们的复制版,很难会自我觉醒成为优秀的人。


孟母教育成功的第二点是:张弛有度,不过分溺爱孩子,更不纵容孩子。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一篇中有一句名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看得长远,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或许是“计深远”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

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不是金山银山,而是知情守礼,是坚忍不拔的意志,更是越挫越勇、自我成就的能力。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应该强调,不严肃认真的教育,有许多隐患。父母使自己的子女享福太早,是不聪明的。

的确如此,给孩子过多的期待、过多的压力都是不对的。

我们再说回,“宁愿欠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不愿看到孩子卑微的成年”这句话,类似这样贩卖焦虑的内容层出不穷,轻易就获得十万加,百万加的阅读量,究其根本原因,不过是父母无法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也没法活成孩子的榜样,却寄希望于孩子,希望孩子能够继承自己意志,成为人上之人。

这样背道而驰的教育,难道不显得有那么一丝丝的可笑么?

想让孩子上进,这无可厚非,当然也符合生物学中的优胜劣汰理论,但只为鸡娃却从不审视自己,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

最后,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请先逼着自己优秀。
让孩子为自己的不优秀买单,是懦弱且可悲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下载客户端
随手记客户端 直接扫描下载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