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年的你》看“偏见”在校园霸凌中的助推作用

浏览:180 评论:1
2020-11-20 11:35:09 来自记账晒单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本帖最后由 马娘子 于 2020-11-20 12:39 编辑

在看完《少年的你》这部电影后,对于它能获得12项提名,8个金像奖,我认为是实至名归。原本对于流量小鲜肉明星的演技并不怎么期待,但不得不说易烊千玺在影片中的表现让我很惊艳。而周冬雨的表现也符合其影后的身份。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呈现出了当下一个隐秘而又重要的问题:校园霸凌。

其实校园霸凌这样的事在我们的少年时代也有,每个班级里,似乎总有那么几个人,是常年被欺负、被嘲笑的对象。而很多时候,这种霸凌都是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的。似乎是某几个班霸、校霸开始欺负那几个特定对象之后,接着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开始自动疏远,并有鄙夷之情在内心蔓延开来。
在《少年的你》中也是如此,没有什么“不共戴天”的理由,胡小蝶就成了魏莱等人的霸凌对象。在冰冷的厕所里,三个女生向她扔去浸了水的卫生纸;被恐吓、被暴打,不间断地承受着欺凌……而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她说句话。不堪重负的她最终选择了跳楼自杀,当她摔死在教学楼前的平地上时,除了周冬雨饰演的陈念,所有的同学都在围观和拍照,互相传递信息,只有冷漠和看热闹的感觉。

电影的主体部分放在了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身上,这些冷漠的、看热闹的旁观的青少年们被一笔带过。但是,今天,我想借此聊一聊“偏见”。

在人格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所著的《偏见的本质》一书中,提到了偏见形成背后的心理机制。虽然,戈登在这本书中主要以种族歧视和民族中心主义来阐释偏见的本质,但我认为它的一些原理同样适用于校园霸凌。

01 偏见背后的心理机制——顺应戈登在“偏见的习得:顺应”这个章节中提到了一种民族中心的思维方式,他说这种思维方式就像是祖母的旧家具,人们有时尊敬它,珍视它,但更多时候,人们仅仅认为它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
没错,就是有一些社会文化给了人们一个现成的答案,人们会遵照去做,不问为什么,就因为它是熟悉的、令人安心的、理所当然的。比如,靠道路右边行走。没有人会去质疑它,这个就是传统。

在《少年的你》中,是什么样的传统使得旁观者们如此冷漠地对待被欺凌者呢?我想可能是这样一些信念:别人都不被欺负,就她被欺负,肯定她自己也有问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莫管闲事……不管这些传统是否正确,但是从比较广泛的背景来看,这些文化的确烙印在我们的骨子里。尤其是这是一群即将高考的高中生,很显然在高考这件人生大事面前,其他的事都不应该占用过多的心理资源,采用现成的“答案”是最优的选择。

在我们年少时,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和被欺凌的同学其实并没有过多的交集,也不了解,但是因为他们时常被欺负,内心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偏见:被欺凌者本身就不好。而恰恰就是这种偏见,造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既然大家都讨厌他们,那么就跟着一起讨厌。

以上所阐释的就是纯粹的顺应,习惯使然,为什么要去改变这种状况呢?它一直这么存在着,就遵照着这样做了。
02 对个体具有功能意义的偏见大约有一半的偏见态度只是单纯地出于对传统的顺应,而另一半的偏见态度则在其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动机。这个动机对个体具有功能意义。当然这两种偏见态度并非是泾渭分明的,而是两者不同程度的混合体,处于一个连续的区间上。

对个体具有功能意义,怎么来理解呢?就是说一个人去顺应这种偏见,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能够达成自己的需求的。对于青少年来说,安全、归属于某个团体,不受排斥是很突出的一个需求。
那么,无论是对被欺凌者的冷漠还是顺应着去疏远、讨厌甚至也一起去欺凌被欺凌者,其实就是为了满足这个需求。戈登在书中提到一个词“社交入场券”,我认为是很精准地解释了这些旁观者的心理的。

在《少年的你》中,我们也看到了,不去顺应的后果是多么可怕。陈念仅仅因为同情胡小蝶,不想她惨死的样子被人围观,给她盖了一件衣服。就成了魏莱及其同伙的下一个欺凌对象。在她椅子上被倒红墨水、被踢下楼、被扒光拍裸照、被扇耳光、被暴打剪头发……当同班同学都收到陈念妈妈是骗子的信息的时候,他们都在围观和嘲笑陈念。在陈念上体育课时,没有人传递排球给她,没有人和她玩。陈念的遭遇与胡小蝶如出一辙。

青少年们为了保护自我,防止自己成为被欺凌的对象,就会主动疏远被欺凌者,如同电影中原本对陈念比较有好感的一个男生。在陈念成为魏莱一伙的欺凌对象之后,也很“聪明”地远离了她。

没人希望被主流群体孤立,特别是青少年。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这种对于被欺凌者的偏见是具有功能意义的。
03 最初的偏见是怎么习得的魏莱这伙人为什么要去欺凌他人,这种偏见最初是怎么习得的?在电影中,我们可以追溯到魏莱的家庭。魏莱的心理是扭曲的,在父母面前只能表现出“乖孩子”一面,被压抑了的“坏孩子”只能在其他环境中表现出来。刚好家境富裕、结交三教九流的魏莱有这个条件,在学校通过霸凌的方式去释放这种压抑。

戈登提到家庭氛围会影响孩子偏见的形成。具体而言,压制性的、苛刻的、批判过多的家庭——在这些家庭中父母的话就是法律——更可能会有利于群体偏见生根发芽。

我们从影片有限的对魏莱父亲的描写中就可以看出,魏父是非常符合这些特点的。因为魏莱复读就很久没跟她说话,魏莱死后去停尸房认领尸体。一开始父母都愣在那里,然后紧接着魏父头也不回毅然决然地转头就走。试想,自己的女儿都死了,这位父亲没有一点悲伤的样子,仿佛躺在他面前的,只是一具和他丝毫没有关系的冰冷的尸体。可见,平时的家庭氛围中是怎样的压制、苛刻。

在这种家庭氛围的影响下,孩子很容易习得一种观念:主导人际关系的是权力和权威,而非宽容和信任。所以当他们在对待他人的时候,他们的心里没有平等的信念,只有阶级、等级。校园霸凌行为其实就是一个等级观念的产物:我比你更优越,我就可以欺负你。
而与之相反的养育方式,也就是宽容型的家庭会使得孩子倾向于宽容。

所以,其实校园霸凌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很多方面的。无论是社会立法、学校教育、家庭氛围塑造方面都是需要更多的努力的。

偏见仍然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是如何让它不再造成伤害?我想无论是消除它,还是消除它带来的影响,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