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讨论]

越有钱越不开心,到底哪做错了?

浏览:290 评论:0
2020-11-9 10:28:46 来自记账晒单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最近,我在某乎上看到一个讨论度很高的问题。
题主说,自己以前月入五六千的时候,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周末想吃顿好的犒劳自己都得纠结半天,但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很开心;而现在月入四五万,车也买了、房也供了,却感受不到以前那种快乐了。再看评论,发现和题主有相同感受的人还不少。
在我们普遍的认知中,财富都是与幸福感挂钩的,越有钱就越开心。为什么会有这种有钱了还不开心的现象呢?今天我来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越有钱越不开心的现象,主要是由以下三个原因导致的。
第一个原因是一个经济学规律,叫“边际效用递减”。这里的“边际”指增量,“边际效用”就是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能增加的满足。
通俗地解释,就是一种享乐行为如果不断重复,它带来的享受感或幸福感就会逐渐递减。
这就好比吃包子,当你很饿的时候,吃第一口包子觉得太好吃了;可当你吃得很饱之后再吃包子,这个时候非但没有幸福感,可能还会撑得难受,即产生了负效用。
对于钱也是同样道理。当你很穷的时候,赚到第一桶金很开心;当你有很多钱的时候,再多赚一笔钱就未必会那么开心了。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的欲望会随着财富增长而快速成长,这也和“效用”有关系。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幸福公式”:
幸福 = 效用/期望值
这个公式怎么理解呢?效用就是人从消费物品与和劳务中获得的满足程度,期望值则可以理解为我们的欲望大小。
如果欲望恒定,效用越大就会越幸福;反之,如果效用恒定,欲望无限膨胀,我们永远感受不到开心。
第三个原因,就是我们的财富迅速积累之后,理财的能力没有跟上。
过去,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案例:
很多人因为买彩票、拆迁补偿而一夜暴富,但由于财商不够,缺乏规划思维,每天挥金如土,最后造成了比过去更加贫穷的悲剧。
以上当然是越有钱越不开心的极端例子。
那到底如何看待财富积累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呢?怎么才能真正幸福呢?
这个问题其实见仁见智,但我想转述我最欣赏的一位澳洲学者、理财专家艾伦·爱贝(Arun Abey)提出的一个观点。
艾伦·爱贝在自己的著作《赚多少才够——财富与幸福的哲学》里阐述道:
人生真正要想幸福,是要在当下的状态(眼前的苟且),和未来的目标(诗和远方)之间铺设一个桥梁。
他为此提供了三个方法:
桥墩一:充分了解、建立自己人生的价值观与目标
桥墩二:完整、理性地构建一套合理利用资源的策略
桥墩三:不断发展和改善这个策略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这个当下与未来的桥梁,毫无疑问就是我一直所倡导的家庭理财规划和人生规划;而我们的财富,就是构建这个桥梁的资源。
我们可以在自己的理财规划和人生规划中,明确列出那些与我们的人生幸福息息相关的目标(比如结婚、生子、教育、养老等等),再将这些目标与我们现有的财富相匹配,看看实现这个目标具体需要多少钱。
如果经过科学规划,我们所积累的财富在让我们不断接近上述目标,那么我们的幸福感和财富多少自然是成正比的,钱赚越多就越幸福。
如果我们所积累的财富已经超越了上述目标,还想达致更幸福的状态,就应该拓展视野,探索其他的维度了。
但如果不幸地发现,即使经过规划,我们拥有的财富距离人生幸福的目标依然遥遥无期,可能就要重新考虑一下这个目标是否制定得足够科学,真的能让我们人生幸福了。
就像周杰伦歌里唱的那样,“追不到的梦,换个梦不就得了”。
毕竟,钱只是一种资源,只是帮助我们达成目标的工具。所以,并没有钱越多越幸福或越不幸福之说,只有如何规划用钱才能让人更幸福的问题。





作者简介:

孙明展,候选北美精算师、国际金融理财师、中山大学金融系、统计系专业硕士导师、创必承创始人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