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蜂拥进银行,毕业生扎堆考公考编,年轻人的出路究...

浏览:692 评论:3
2020-10-27 10:29:54 来自生财有道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本帖最后由 老慢兔 于 2020-10-27 10:31 编辑

最近和友人闲聊时,友人感慨工作的不易,说本地(郊县)一个图书馆管理员招聘1人,一共有103人报名,最后通过笔试的有7人,最后只录取1人,机会实在是渺茫;身边有跃跃欲试的朋友想去报名,看着人都望而却步了。听到此,慢兔不禁疑惑:图书管理员工作轻松,工资又不高,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愿意去呢?何况如果真的带编岗位的话,10.3:1的录取比其实不算低了好伐。图稳定啊,友人一语道破真相;确实,“稳定”2字成为多少长辈对年轻人的期许,也成为多少年轻人在职场中挣不开的泥潭。这点从各名校硕士生蜂拥进银行,毕业生扎推考编就可看出,不信,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

考编考公的背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竞争究竟如何

从本科时期开始,到研究生阶段,再到如今站上讲台,各个时期都旁观或见证着周遭的同学、友人、学生不断地前仆后继在考公考编路上,一战不成,越挫越勇,直至成功上岸为止。努力汗水的背后,是怎么残酷的厮杀呢?就2008-2019历年国考招考数据统计,招考职位从2008年的6691个,13787人到2019年的9657个,14537人,人数基本平衡,但审核通过人数从80万跃升到137.93万,参考人数从64万到92万,平均竞争比从46:1到63:1。更不消说里面的热门岗位,上百比一乃至几百比一都是常事。再看一组颇受大家青睐的银行考编数据:在2020银行秋招中共有22家银行参与招聘,人数很多对不。其中央行最受欢迎,全国招收3300人,报考人数高达33万人,仅通过资格审核的人就多达11万,所以,11万人竞争3300个岗位,比高考还残酷有么有?更别说还有其他一系列的软硬件条件,还需要和各路高人进行PK竞争。

然而我们一边感慨竞争压力的如此之大,一边却发现周围的人依然蜂蛹进相关行业岗位,即便面上光鲜内里辛苦。对标慢兔周围进入同行业的友人,发现可能面上光鲜,可能收入不菲,但背后辛苦实在不为人所知。友人A本科毕业后进入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前3年基本属于全年无休状况,晚上从来没有10点到家过,周内进行银行常规工作,周末定期不定期的进行组织各类客户活动,不参与还得向领导请假!!!友人B硕士毕业进入某政策性银行,先各地轮岗培训2年,1年换1个城市,然后再回总部定岗;友人C硕士毕业考公顺利上岸到了银监会,然后从此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常年开启了空中飞人生活。

国考数据.png


难上青天的上岸之旅,被内卷困住的年轻人究竟当如何脱困?

在对部分岗位蜂蛹的背后,我们冷静下来理智的瞅瞅发现其实单位的招聘要求并不高,只是应聘的人多了,重重PK之下要求自然而然就高了。尤其对于单位来说,同样的薪水酬劳,既然有更优秀的人,那为什么要舍他而取你呢?所以一时间,“内卷”一词席卷了职场和校园,内卷一词,由文化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提出,用以描述社会文化模式的变迁规律。他认为,当一种文化模式进入到最终的固定状态时,便逐渐局限于自身内部不断的复杂化和精细化,从而止步不前,无法转化为新的文化形态。在目前的社会语境里,“内卷”常被用来描述激烈却无效的竞争。面对如此专业的解释,我们将其理解为 “个人投入变多,回报却变少,报酬递减”的现象。仔细观察你周围的校园职场,是不是被这种现象所充斥呢?

同事A为了读幼儿园小孩的接送方便,特意租房居住,同时报各种兴趣班,被问及时,无奈的表示,班上同学都报我们不报会显得格格不入;同事B小孩在某重点中学,周末各类补习班赶趟似的不得闲,说班上好成绩的同学上的更多,家长当然也不能放松等等。而友人C在某IT公司上班,小组加班到10点11点是常事,就没见早下班过等等。所以这系列事件的背后,被困住的年轻人如何脱困呢?
11_副本.png

首先,理智看待“安稳”,摸清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职场

为何会有对考公考编的趋之若鹜,我想归根结底不过“安稳”二字,但不管是忙碌还是闲适,都是工作的一种外在变现,而更重要的是喜欢和适合。有人很享受生活和工作的稳定,旱涝保收吃喝不愁;但也有人希望在年轻的时候能多努力拼搏,一定程度上实现阶层的新跨越。所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情况下,择你适合的你爱的坚持,无需跟随他人盲目从众。

其次,客观应对职场竞争,打铁还需自身硬

内卷的背后是“个人投入变多,回报变少,报酬递减”;但仔细想想,这里面是不是100%的必然呢?至少在我看来,我们是不是有可能转变思维方式,努力使投入和产出成正比呢。所以我想问题的关键不在事儿,而在人,有时候换个思路,或者换个角度,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你可能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也收到不一样的成功。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