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经理”头衔入职,结果发现身边的同事都是经理

浏览:122 评论:2
2020-10-24 16:56:18 来自生财有道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本帖最后由 方也谈理财 于 2020-10-24 16:58 编辑

【应聘上了销售经理,结果入职后才发现,身边的同事都是“经理”,有种被欺骗的感觉,我该怎么办?别急,小方教你识别职位“水分”。 】

前两天,阿B找我来咨询,自己在公司只待了2个月可不可以辞职?


我觉得无所谓啊,如果你评估自己真的不适合继续留在公司发展,那么果断离职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成全。只不过,你的下一份工作就要好好考虑如何向HR解释你的离职原因了,为何试用期没过就要离职。


阿B听我说到离职原因,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还是向我和盘托出。原来阿B入职的Title是销售经理,本以为自己可以更上一层楼,结果发现,公司一半以上的人都是销售经理,感觉像被欺骗了一样,挣扎了两个月,终于忍不住了。


其实,阿B遇到的就是职位Title虚胖的问题,也就是说,你以为的职位要比实际的职位工作范围更基础,职权更小,并不像职位Title描绘的那样令人向往。


职场1.jpg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识别职位Title虚胖呢?小方教大家三步识别法:


<1>. 通过面试鉴别JD的水分。


岗位描述往往说的是带领新人,带领团队完成项目等等。这样你就会觉得符合Title的描述,都带团队了,肯定是经理级别的无疑了,而且面试的时候由于注意力都集中在应对面试问题上了,早就忽视了应聘者也需要借由面试来了解公司情况的初衷。


阿B无疑是属于这种情况了,要知道面试对于应聘者来讲是一个绝佳地了解公司的机会,借此来评估是否能够去这家公司工作。这就要求应聘者不光是去看公司的环境,接触公司的人,而且也要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有一个尽可能全面地掌握。


因为你理解的工作内容未必是公司要让你做的,其中的偏差甚至超乎你的想象,所以,面试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让你去了解自己真实的工作内容,以此来鉴别与JD中的文字描述上存在何种偏差。


职场2.jpg

<2>. 好好利用“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我的吗?”


前面说了,要好好利用面试机会进行实际工作内容的了解,很多人就会问,面试的时候一直是面试官在问我问题,怎么去主动了解呢?大家可能忘了,面试接近尾声的时候,都会被问到这么一个类似的问题: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我的吗?


很多人在这个环节上都不知道该问什么问题,以至于问了一些奇葩问题后白白浪费了一个可以了解公司的机会。这时,我们恰恰就可以根据JD的内容来向公司“求证”,我们真实的工作内容是什么了。


比如,我们可以针对管理团队这个点,去问团队的规模大概在什么范围,要负责的工作内容总量是什么?其实,这是两个双向验证的问题。如果你的团队水分很大,甚至就你一个“光杆经理”,那么你可能负责的工作范围就不是什么华北地区,甚至大中华区。如果连这个区域也有水分,你就可以更加深入地去问业绩要达到多少之类的。


面试1.jpg

<3>. 薪酬画饼,必有“内涵”。


最后,薪酬水平是实打实的能够鉴别你Title是否会缩水的最后一道防线了。相信我不说你也知道,因为针对行业内的薪酬水平来说,但凡上点心的职场人都会有一个大致了解。名为经理,却给了普通员工的福利待遇,那么其中必然是有原因的,这时候就需要你谨慎了。


水分大的职位,往往会说:你的业绩达到了,自然会给你匹配能力的薪酬,或者是刚入职要在基础岗位使用,等你的能力被证明了,自然就是经理职位了。这种大部分情况下,你身边的人应该都是“经理”。


另外,你在跟面试官一来一往的交流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端倪,这些端倪可能不只局限在薪酬上。比如你的报告线是什么,以及对方问的问题是高阶问题,还是一些基础问题,甚至通过面试官回答你有关工作具体内容的问题上,他是说得非常果断,还是犹豫、模糊,都能让你发现一些重要的线索,从而得出自己的判断。


薪酬1.jpg

写在最后


好了,以上就是给大家提供的三步识别职位“水分”的小技巧。大家了解了这些,至少不会盲目地把面试看作就是自己去“答题”的考试,而是一个窗口,让自己也有选择的依据。有了选择的依据,就不会像阿B那样,以为从此更上一层楼,结果还要重新来过。


而且,这也在提醒我们,如何做好充分的面试准备,是我们能够成功跳槽的关键。面试准备并不是我们狭义理解上的,准备好如何应对面试官的考题,而是说要全方位地了解一个公司,从研究他的JD开始,一丝不苟地尽可能地发现信息,掌握信息,必要的时候也要通过朋友去打听这家公司,不要两眼一抹黑,进了公司才知道,自己“想当然了”。


【如果你觉得我写得有道理,就关注我,给我点赞吧~】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