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读到一句话:进步的本质就是纠正每一个错误。 我在投资上犯过很多错误,但是尝试得多,就有成功的案例。 1.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个成功的案例。 我买过银行股票,银行指数基金走向跟我买的某一只银行股走向大体一致。 这只分级基金为我带来了160+的收益,而最近一笔交易恰好是今天。 你看,我8月21号买了200元,9月4号又补了一笔。 然后,这个月的19、22号全部清仓走人。 虽然网上说银行指数低估,但有些银行的股价并不低,比如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人家提前布局的,早已轻仓。 给大家展示购买记录,是告诉大家,买基金不是今天买入,明天就会涨,所谓的中短线,可能是一个月,甚至三个月。 上面这个图,也是同样一只基金,投入时间是七月份,本金不到2500元。 7月7日,有好几只银行股涨停,我们的招商银行更是突破了40元。 看到股价后,毫不犹豫的清仓走人,挣了5个点以上,不香么? 2. 这只同样是银行指数基金,只是C份,A与C的区别,小伙伴们可以自己百度。 理财学习过程中,连这种基本功都不愿意下功夫,基本在这个领域无法成长。 也是在8月份,买了2000元,中间经历了一些波动。事实上9月25日价格最低,而我重仓了基建指数,就没闲钱补仓了。 投资最大的矛盾就是,想买发现没钱买了。 为什么不去借钱买呢?或者动用家庭开支账户呢? 这个后果就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涨回来,资金被垃圾基金占用也很痛苦。举个例子,18年买的华宝油气,大家看看走向就立刻明白了。 3. 试算一下,不到3000元,短短3个月拿到了360+的收益。 这个成绩,已经很满意了。反观,买的其他品种,资金量大一些,收益还不如指数基金。 正如,我的一位闺蜜所说“我买股票有亏有赚,但买基金从没亏钱”。 原因在哪?买基金买的是一篮子股票,买股票却因为没钱补仓,或者买错了,犯错成本太大了。这就像培养人,100个孩子出一个清华北大的几率远远大于一个孩子的概率。 我们没法深入了解一只股票,不如买不同的行业主题基金。 毕竟,盈利了才是硬道理。其它的,动动嘴皮子,谁都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