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简七理财 于 2020-10-18 00:23 编辑 ![]() 大家好,你们的买基新手图图又来了。 10月一开市,A股来了个开门红,投资者们(包括本图)的情绪明显热情了起来。 ![]() 来看看我的收益吧—— 截止到10月14日,账面浮盈1169.14元。 ![]() 整体我还算满意,但9月市场跌的有点懵,最惨淡的时候我亏损了五百多。 看看这忽高忽低极不安定的收益走势图,我想很多人都和我有类似感受。 在腥风血雨市场大跌哀嚎连连的九月,我只做了一件事儿——加了点仓。看到现在的账面收益,还有点小高兴呢。 好啦,接着就进入本次的正题吧。今天,我想从一个新手小白的角度,和大家聊聊投资心态这件事。 ![]() 01 平静的湖面锻炼不出精悍的水手 想理好财的第一步,就是去理财。 听着好像是句废话,不过往往有很多人,明明有本金,也常听到身边的人提起理财,但就是自己不愿意去尝试更系统、更科学的投资方式。 这当然跟理财知识储备不足有关,那么在信息唾手可得的今日,这部分人又为什么不尝试去踏出第一步呢? 就我个人接触的经验而言,理由不外乎两种: 一是,听多了炒股炒币倾家荡产的故事,从此以后闻虎色变; 二是,在投资伊始就遭遇了挫折——随便跟风投了个基金/股票/比特币,亏了,还是血亏。 从此,便对风险投资理财失去了信心。 究其根本,其实都是对投资理财的认知并不全面,认为投资的收益就得一路高歌猛进,永远只见涨不见跌。 只有在接收到了正反馈的时候才能有持续进行的动力,也即是说,赚钱了,继续玩下去; 亏了,就觉得自己是根绿油油的韭菜! 从此,便简单粗暴地把风险投资隔绝在了自己的世界之外,因而也就真正成为了收益跑不过通货膨胀的“韭菜”们。 然而,真正的美景总在人迹罕至处。 不会亏损的投资项目回报率永远是低的,因为“无门槛”、“有保障”,也就意味着无需考验个人的技术、经验与决策,个人的投资能力也得不到打磨,长此以往只能变成嗷嗷待哺的“理财巨婴”。 货币基金整体收益水平早已从七日年化5-6%降到了2%,但还是有不少人把所有的钱都放到余额宝里,对这部分人来说,只有这里是安全的。而外面的投资世界,黑暗又危险。 而只有勇于尝试、勤于学习的人才能一边学习荒野求生的技巧,一边不断收获。 往往不那么舒适的投资体验,给与时间的加持,会得到更大的收益。 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以及其他关注简七理财的朋友们,应该都已经走出了这种安逸陷阱。 在不断波动的收益之中,在一次次打开账户查看,或喜或悲的心情里,持续锻炼着自己的理财嗅觉,风险偏好认知,成为一个有知有行的投资者。 ![]() 02 枪膛里留有能打的子弹 在市场大跌,一片哀鸿遍野之中,有人兴奋地跃跃欲试。 口中不约而同地说着“低吸”、“加仓”,共同点都是对未来走势看好,且手中仍有比较充裕的本金。 也有许多人会在媒体说着“牛市来了!”的时候,急吼吼把手中所有资金都投入市场,正如今年七月一般,后来……你们都知道了。 ![]() 有涨必有跌,甚至有时候会跌破买入成本价。这时候可不能自乱阵脚,而是尝试理性分析—— 今后的政策方向如何,经济基本面好吗? 未来会有什么风险,发生概率有多少? 买入时候的逻辑改变了吗? 如果依旧看好将来的发展,认为目前只不过是一时的震荡,那就真是机会来了——加仓,减少持仓成本。 这就要求了投资者手中需要留有可以打出的子弹,定投分摊风险也正是这个投资观念的体现。 当然,如果市场的确存在大的结构性风险,及时止损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不论如何,分批建仓都是一手不会出错的好棋。 就好像我们有个用户说,“控制好进场的节奏,虽然短期可能会损失一点快速上涨的浮盈,但在中后期却可以变得更加游刃有余……毕竟,理财并不是短跑,而更像是一场马拉松”。 ![]() 深以为然,与君共勉,想和这位用户小伙伴隔空握个爪。 ![]() 03 始终拥抱变化着的世界 最后一点是,做理财决策时的自信与底气,来自于自己对投资世界,理财思维认知的不断升级。 在自己亲力亲为地实操投资之后,我更好地体会了宏观经济的运作,更热衷于了解每个投资品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比如,在买了纳指ETF之后,我特别关注了美国大选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也试着把自己的投资和宏观局势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闭门造车”。 投资这件事本身,让我接触到了全然不同于以往的新世界,其实比单纯的收益率更精彩,有一种乐此不疲的感觉呢。 好啦,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理性思考、持续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坚定的态度,相信一定能打出绝佳的一杆。 期待大家都有好收益,我们下个月见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