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版彩票 说起彩票,我想起来中学时老家的一种低配版“彩票”,我们那称之为摸奖。 乡镇电影院门口,搭了个简易舞台,铺上红毯。背景板上画着硕大的几个字:大抽奖,5元一把。 奖品都摆在舞台上:那个年代的人普遍都需要电器,于是摆了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还有若干游戏机。 参与摸奖的办法就是,花5元钱去舞台边的桌前,买一注号码,半小时开一局。号码全中、中xx个人,就能领到上述电器。 开奖时,一个带摇把的铁质笼子中,放着若干贴着号码的乒乓球,随机找一个围观者摇起摇把,逐渐出来几个乒乓球。 当年参与的人趋之若鹜,大家互相传话,谁家的谁谁昨天刚中一个冰箱。我当年因为零花有限,所以错失这个“中大奖”机会。 直到到了高中,学了概率...... 二、老彩民的结局? 后来小镇上有了彩票站,开业第一天我们班同学不少都去买了一注,嘴里念叨着中500万大奖。隔了2天对着《扬子晚报》,结果就是一个都没有中。我唯一见过一次彩票中奖,就是班里一个同学中过100元,只不过他天天买一注,花的远远高于赚的。 彩票开奖: 小时候电视台每晚闭台前的保留节目,主持人开出当期彩票的中奖号码。旁边两个公证员宣布结果真实有效,云云。 不过直到成年后才知道,彩票开奖的视频,原来是录播的,而不是直播。 用正常人思维想一想,录播那其实就免不了操作,事实上也可能确实如此:统计完各省的销售数据,投注号码几乎也一并出来了。彩票结果真假不敢妄断,大家自己意会。 有人说,如果彩票抽奖信不过,那直接买立即出结果的刮刮乐,行不行? 这里推荐搜一个视频:一个博主花了2000元,买了体彩,福彩各1000元刮刮乐。结果就是加起来一共中了900元不到,净赚-1100元。网络上也有人分享,整本整本地买刮刮乐,最终没爆发成为富翁,倒暴雷成了负翁。 《都挺好》里的苏大强,有钱就光顾彩票站,最后也见过赚过几个钱,倒肥了彩票店老板。 三、彩票发财? 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现象: 隔一段时间,社会新闻就有“某地彩民花几块钱中千万亿元彩票大奖”的新闻; 福彩双色球第2019150期西安市757万元一等奖得主没有在规定的兑奖日内出现,成了体彩史上最大弃奖。 但是这些新闻下,评论大多是“又骗我买彩票”、“彩票滞销,帮帮我们”。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发行销售彩票4220.53亿元, 2018年,我国销售彩票达5114.72亿元。数据的下滑,舆论的调侃,也说明了这届网友越来越不好骗了。不解决开奖和领奖的公开性,恐怕彩票只会越来越让人觉得不可信。 富人去澳门,中产进股市,底层玩彩票,最终都是大同小异的结果:被社会毒打并收割!妄想彩票发财,也无异于白日做梦了。放弃这些不切实际的发财幻想,勤劳致富才是王道。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内容在理,点个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