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抓住微光的女子 于 2020-9-14 13:27 编辑 这两年势头最猛的行业是什么?在线教育一定有一席之地。 几家头部的公司疯狂扩张、抢夺市场,而后来者们也不甘示弱。 每次刷到那些遍地开花的网课机构,都忍不住感叹,原来我国有这么多老师。 身边的朋友里,离职后转投线上教育的占很大比例。 还有一位去做英语老师的同学,某次连续三个月无休、更不进城,血汗都化为工资卡上的提成。 “教育“为何如此兴盛,各路分析文章已经解释了很多次,阶层固化。 成年人在社会规则里奋斗无望,转而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鸡窝飞出金凤凰”。 而已经小有成就的父母们则更担心家道中落,希望后继有人,从而对下一代更加严苛。 这两天有一则新闻推上了首页,正在制定的学前教育法案,将禁止幼儿园超前教授小学内容。 本是出于减负的考虑,然而评论中却一片反对之声。道理也很简单,“负”不是自己想减就能减下来的。 近年的种种迹象表明,社会的压力成功传入了校园。 曾经是成年人们焦虑的对象,下一代们自己也已经成为了焦虑的主体。压力传递流程中的每一步,其实我们或多或少都曾在社会新闻中见到过。 迫于生存压力,职场中的成年人们经历内卷 成年人纷纷向下一代委以“家庭未来”的重任 未成年人的学习负担加重,容错率越来越低 在竞争压力之下,少年儿童中的内卷开启 孩子崩溃 知乎最近有一个话题被刷上榜单,叫做“家长要不要和孩子说赚钱养家不易“,体现的即是第二步。 作为已经走入社会的人,曾经满怀羡慕,和朋友讨论:科技飞速发展,社交媒体随时带来最新的咨询和最前沿的知识,如今的孩子们应该更容易成功吧? 非也,越了解越可怕。 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神童”履历 刷新世界观的契机之一,就是发现自己“连小学生都比不过”。 奥数、编程、交流游学、马术、诗歌、围棋……这都是啥和啥?我们那时候不是只要学习就好吗?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神童的惊人简历冲进视野。 比如前几个月,全国青创赛中,一个六年级学生以《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研究获得了一等奖。 原来现在的儿童在学生物学、研究抗癌了? 网友们纷纷表示:人家已经得了奖,我却连研究题目都看不懂。 再挖下去,发现原来父母都是学者,爸爸养了一群好学生。深受刺激的群众继续挖掘,生活作风等熟悉的戏剧桥段也浮现出来…… 这些“不可能任务”一样的简历是给谁看的?为什么孩子会需要这些? 年轻的网民 未成年在互联网中的存在感一日强过一日。 各大视频网站中都有用户讨伐“小学生入侵“的现象,弹幕一片血雨腥风。 追星饭圈中的情况类似,中学生在集体里凝聚成战力非凡的“军队”,应援打投一呼百应,更有可能成为手握权力的大粉。 在其他领域,社会新闻、自媒体中也常能看见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发表观点。 因为网络的便利,他们忧国忧民、家国天下事都要关心,社会上的纠葛厮杀也自然有一份。 养家糊口的“童工”们 在取缔童工多年之后,许多家长重新发现了孩子更容易赚钱。 在快手、抖音这样的直播平台上活跃着许多小主播、小up主,父母依靠让孩子扮可爱、频繁出镜来赚取大赏。 之前被爆出的“小佩琪”被人为塑造成肥胖超重的形象,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 而另一边,也有俊美可爱的儿童从事童模职业,为了留住童真感饿到营养不良,放弃学业、超负荷工作,还会被家长拳脚相加。 常有孩子吐槽说:家长虽然自己不思进取,在催孩子学习上面却很努力呢! 从小模特、小网红的情况上看来,催成绩的家长远没有让孩子直接上班的家长那样一步到位。 “脆弱” “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动不动就跳楼。” 这句话从我们小时候讲到今天,至少媒体报道的自杀消息似乎更加密集了。 成绩、与老师同学的冲突……导致轻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深圳宣布取消期末考试时,就有猜测是与之前自杀的学生有关。 幸好,比起“脆弱”和不负责,如今有更多网友能留下有同理心的评论,讲述各自童年时的痛苦。 未成年人的世界里照样存在极大的伤害,这是需要被正视、重视的现实。 …… 一代代的人生正在被迫压缩。 青年人纷纷经历中年危机,而十几岁的孩子们不仅承担来自家庭的压力,还要忧虑社会里的种种不公。 更何况,他们经验里的人生还很有限,无从练习怎样疏导和看开。 卷了又卷的系统是无法带来希望的,这套焦虑向下传递的机制正在将许许多多的人引入死胡同,而未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些人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救,被失业的中年人在危机之后改换赛道,年轻的上班族及早醒悟、拒绝“做题”。 还有一个期待,就是能够在成年人这里斩断焦虑的锁链。 辛苦也好,挣扎也罢,不把这份艰难传递下去,努力摸索一条行得通的大路出来。 这是我们对下一代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