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哭穷的父母,能给孩子带来更积极的人生观吗?

浏览:4317 评论:37
2020-9-11 09:05:47 来自生活资讯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当孩子问起家里的经济状况时,父母的回答很重要。比如孩子问“妈妈,我们家房子为什么不如别人家?”你该如何回答呢?


一个妈妈问:“开心爸,孩子问为什么我们住的房子没有别的小朋友家好,我该如何回答?”答:“跟孩子说说自己家好的地方,转移这个关注点。”对于这个回答我不满意,因为孩子问这个问题,说明他已经开始观察生活,并且在进行对比,逃避和转移都不是好办法。

孩子的价值观就是在观察和对比中默默形成的。比如孩子看到父母待人真诚,孩子会从中看到为人的真诚;孩子看到父母的虚荣,孩子从中感受到的就是虚荣。所以,这个问题不用回答,因为答案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在家庭文化氛围中。

很多父母说我们这一代父母是最悲哀的一代。上一代人的育儿观念是“什么都是孩子错”,所以对孩子打打骂骂很正常。而我们如今变成了“什么都是父母错”,对孩子不能打骂,而是要反省自己。

可我反而觉得我们是最幸运的一代父母。因为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不希望我经历的过去在孩子身上重新上演。虽然小时候我的奶奶很爱我,但是她不善表达,如果我犯了错,她不问原委,常常用竹枝直接开打。如今我还能清晰记得那时候的委屈和愤怒。

如果不是做了父母,不是做了这个时代的父母,我们会重新去反省自己的童年,以及反省自己经历过的家庭教育吗?所以当孩子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请先别急着回答,因为答案在你的身上。

当孩子觉得自己家里穷的时候,会不会感到自卑?这是我们当代父母最焦虑的一个问题之一。面对贫富,孩子其实不会有我们成人那样的自卑感,只是会觉得有点不解,想弄清楚情况。就算有自卑感,也不一定是坏事。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超越自卑》里面讲到:人的一切行为动力均源于超越自卑的需要,是自卑感推动了人的进步。其实我们都是带着自卑感的,就算是非常优秀的人,也会有自卑感。这个感觉就如同酸甜苦辣的感觉一样正常,只是自己否定了自我,才会出现问题。



就算家庭条件一般,心理健康的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反而可以形成一种正面激励:“我要通过努力改变现状,让家人幸福,过得越来越好。”而贫穷真正让孩子自卑的原因是父母的自我否定以及家庭的混乱。

有的父母常常跟孩子哭穷,希望孩子能懂事孝顺。所以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为了给你报这个培训班,我跟你爸爸已经基本掏空了钱包,不敢逛街,不敢购物,你还不努力读书,你对得起我们吗?”“我们家就靠你了,加油啊!我们都过得太苦了。”“我最后悔的就是嫁错了人,穷了大半生,唉!你以后结婚要看清楚。”

很多时候,你觉得只是说说而已,但是在孩子敏感的心里,可能就种下了种子,影响他一辈子。跟孩子哭穷会让孩子从根上自卑,因为生养的父母如此,自己的生活惨淡无光。

网上有一个爸爸说女儿问他:“爸爸,我们家穷吗?”
“为什么这么问?”
“班级里有人说我们家里穷。”
“你觉得呢?”
女儿不语。
爸爸又问:“你们班里有几个同学像你一样学钢琴、舞蹈、英语?”
“3个人。”
“那个说我们家里穷的同学都有什么特长?”
女儿说:“没有特长。”
“如果这个同学再说我们家里穷,你就说她,你什么特长都没有,你最穷。”
爸爸又告诉女儿虽然我们家不是有钱人,但是我们也不缺钱。

这个爸爸说得真好。父母要帮孩子找到自信的东西,也就是核心价值观。如果孩子觉得物质是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那肯定会自卑,而如果孩子没有以这个作为标准,而是以人的品格优劣、学业优劣、能力的高低等作为标准,就不会因为物质条件而产生自卑。

给孩子再多的说教,都不如让他亲自去感受一下这个世界的不容易。曾国藩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说得太对了。



孩子应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劳动及学习来获取价值感,而不是依靠一身的名牌或者父母的权势获得价值感。这样才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贫穷,有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有人却自甘堕落,沦为盗匪之徒,或成了拜金的奴隶。

二者为何相差甚远?难道是天生的吗?我觉得这与父母早期给孩子的精神养料及影响息息相关。面对贫穷,有的人就像石头缝里冒出来的野草一样,让人感受到铮铮铁骨和不屈的精神。莫言在回忆自己母亲的一文里提到:“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

你无法给孩子富足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你给孩子的爱,以及言传身教却是什么都无法比拟的。跟好的物质条件相比,内心的丰盈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更重要,而孩子丰盈的内心是要靠父母和家庭的爱来浇灌滋养的。

很多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离开孩子,外出挣钱,说要给孩子最好的条件,等孩子再回到自己身边的时候,孩子已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了。再苦再难,请留在孩子的身边,用自己的行动给他解开一个个人生困惑。

当孩子问起我们家是不是很穷时,父母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对贫富坦然的心态就是最好的回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