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读完49本书,爱书的这些年,收获了许多

浏览:749 评论:28
2020-8-17 14:19:03 来自记账晒单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今年已经读完49本书  ,有单纯出于喜好的,也有为了功用的。下附书单:

微信图片_20200817141006.png


读好书,沉浸其中,心就宁静了;除此之外,读书能变现,也给我带来一些收入。

我曾经在2016年读书总结里,发过一段话,现在我也还是这么认为。:

“读书不可作为炫耀的资本,不可用来攀比。爱好需与物质和谐相处。过分强调精神享受,面对现实就难免败下阵来。
归根结底,阅读与逛街、打球没有本质区别,都使得多巴胺水平上升。所以也没啥可自傲的,搞不好,在他人眼里,你只是个沉迷故纸堆的书呆子呢。after all,很多问题,随心所欲就好,自己喜欢,就足够,哪怕是敝帚自珍。“

掐指一算,我也是奔三的人了。与书结缘,也有二十来年了。

童年时最开心的就是妈妈回家,隔着马路喊我一声“妈妈回来了,来吃零食咯……”小时候,说起吃,父母还真的是没亏待我,比起同村的同龄人,从不短缺零食。

小时候也爱折腾,买个新电视机、VCD,我要把每一项功能都尝试一遍,到底怎么用才能转换频道,才能有图像、有声音,说明书被翻得稀烂。同理,家里的每个角落都被我翻过一遍,也翻出了我的小说启蒙——四大名著。

除了吃零食、看电视,我最开心的,就是在隔壁邻居家、亲戚那里借到了新的书。

比起同龄人,我读书很早,3岁半左右,就上了幼儿园。整个幼儿园,我是在泪目中度过的,读书要去有几里路的另一个村读书,小朋友们都比我年纪大,又不认识,所以羞怯的我总是可怜巴巴的哭闹,要爸妈,让老师也头疼了好一阵。不过慢慢的,懵懂的小朋友开了窍,学习也能跟着上同学的节奏了,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一名光荣的小学生暨少先队员。

整个一年级,都是伴随着老爹的“叮铃铃…叮铃铃”自行车的声音,赶在开课前几分钟到达学校。老爹这磨叽的做事效率让我着急,因此自觉主动抛弃座驾,背个小书包和小伙伴手拉手上学去了。小时候,农村民风比较淳朴,倒也不怕丢娃。

平日里在学校,我可以和小朋友们玩。周末了,老妈便要头疼了。父母总是有忙不完的事情,小孩子也不能不管。母上大人事务繁忙,为了应付我这个小屁坨,老跟在她身边转悠,经常找些小人书给我,让我打发过一个个周末。这个时期,占据我最多时间的,就是这些书了。

爸爸有一堆教材、进修书籍,我闲极无聊也会翻看。还记得有本《中国文学鉴赏》,其中有个话本叫《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它还有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听过,就是京剧的《豆汁记》。一知半解的我很奇怪的问爸妈:“这个金玉奴,差点被老公害死,为什么打他一顿,又在一起啦,不怕再被害吗?”。

老妈的回答我记不得了,长大后我找到了答案,金玉奴成了大官的义女,薄情郎已经不敢欺负她啦,可是即便是这样,金玉奴也没法改嫁。

书里巴拉巴拉说了一通古代封建制度的罪恶性,让我不寒而栗了一阵。这出戏虽是话本里的喜剧,但女主人公玉奴虽然恨丈夫薄情寡义,却决不愿再嫁他人,也给我留下了这是个大悲剧的印象。

还有我从烂布堆里找出来的四大名著。此处应要强调:人生史上第一本言情出场了——《红楼梦》。二三年级尚且识字不多,连猜带蒙,读半边字,总算磕磕绊绊读完了我的第一本小说。童年时对情情爱爱自然是不懂的,人物关系也说不上来,只是喜欢看那些描写,觉得有一种朦胧的美感。

渐渐地,我看书也就很痴迷了。邻居家、叔叔伯伯家的书,甭管多旧,甭管多晦涩,我都爱看,且如饥似渴。有一次,在小奶奶家,我坐在床沿上,捧着一本小说,聚精会神不吭声,小奶奶要锁门时,我才大喊一声:“小奶奶,我还在你家呢”。就这,到现在也是老人家们的笑谈。

我爱看书,因为天性,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玩伴少,缺乏娱乐;90年代的乡村,物质缺乏,书籍也少,所以翻来覆去的便是那些书。读书千遍,其意立现。如果小时候,你也把《红楼梦》读了4遍以上,你也会爱上它的。

哪怕到了现在,我也能清楚的记得《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不光是记得憨湘云醉眠芍药裀,也是因为里面的饭菜,感觉很美味,如: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酥,还有一大碗热腾腾碧莹莹绿畦香稻粳米饭。”那么有生活气息,有色彩的意象,又是那么的美,馋的人流口水。

高中的时候,我到县城读书,有书店,哇塞,好开心啊,军训的时候泡在了里面。后来学业繁重了,看得少了;大学后,又泡了好久的图书馆。现在,工作好多年了,只要想看书,随时随地都能买了。因为选择多了,也从容了,小时候翻来覆去看的状态、如饥似渴的心情,也很难寻了。

感谢未定型的童年时代,打下了些许认字的基础,让现在的生活多了色彩。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