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6月和7月初股市持续升温,也算得上是一次小牛行情了,尤其是科技股,踩对点投资对的人,赚的应该不少。而娥姐,在这一轮上涨中,却只赚了收益率,没赚到钱,内心挺不是滋味。 经过上周的大跌,内心又平衡了一些,因为股市突然大幅下跌,自己没有重仓买入,也避免了一次损失。 这一次为什么只赚收益率不赚钱,娥姐总结了几点经验: 1、低位不敢买入,仓位太低 指数低点的时候,总想着回调更低的时候一次买入,抱着抄底的心态,结果没等下跌,等到的却是一路上涨,所以,之前买入的那些基金,一路上涨,收益率很不错,却因为仓位太低,赚到的钱很少。 2、用炒股的方法买卖基金 近期股市急速上涨,经常关注股票和基金,因为之前经历了大牛市和大熊市,在牛市末期参与,刚上车没多久就遭遇了熊市,经历了大跌,损失不少本金,后来就变得很谨慎,生怕又再遭遇一次大跌。 经历了大牛大熊之后还经历了小牛行情,因为没有及时止盈一直放着,结果账面浮盈又变成了浮亏,等于一年白干了。 所以,这一次变得特别谨慎,有一点收益就卖,卖完之后看到涨得好又想买入,且还买了很多行业基金,结果在频繁买卖中花去很多手续费,还错失了好基金的上涨机会。 3、太过关注各路大V的观点 因为过多关注很多股票大V的观点,最后失去了个人的判断力,受外人的影响太大,害怕错失牛市机会,在指数上涨较多的时候大幅加仓买入。 本来定投的时候一直是按照低估大量买入的思路走的,但是低点没有手动加仓,高位的时候想转成趋势投资,结果没有跟对趋势,手动加仓加在了高位。 4、行业分配不均 持有的基金不少,但是各个行业分配不均,上涨得好的行业全部轻仓,涨得不好的全部重仓,因为低估值的基金买得比较多,估值高的本来买的就比较少,上涨之后害怕回调又过早止盈了,只收获了一小部分利润。 总结这次经验,自己失误的地方是在场外买的基金也频繁买卖,想以炒股的方式赚一波快钱。其实基金也不是不可以频繁买卖,在场内参与是可以的,跟股票交易一样快进快出。自己明明开了股票账户,却没有在场内买,场外买的基金也像炒股一样频繁买卖了。 每天对基金的关注度太高,反而不利于坚定持有,一看到大涨就害怕大跌,拿不住。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总是害怕像当年大熊市一样会大跌,恐惧心理太重。反而是熊市里能持有的时间更长,小牛还没来就坐不住了。 果然很多道理都懂,可实际上却未必能做到。一位第一次买基金的朋友向我请教,她反而能拿得住,总收益率很不错,投入本金少,赚到的收益还更多。 可见太过谨慎也不是什么好事。难怪最近网上流行一个段子,牛市千万别和老股民在一起,会耽误你赚钱,要和刚进股市啥都不懂的一起,这样才能经常抓涨停。这真的有一定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