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财商小洛 于 2020-6-8 13:49 编辑 货币基金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特别高的产品,无论是支付还是转账,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宝类产品”收益跌破2%,使得很多小伙伴一时间不知道还能参与哪些稳健的理财。 其实要找到稳健理财途径,首先要弄明白放“宝类产品”里钱的用途。是为了应对日常生活?是想跑赢通胀?还是不知道该放哪儿而不得已放在里面?其次,还要计划一下这笔钱的使用时间,不同使用时间选择的产品也不同。 如果这两点明确了,就跟小洛一起看一下还有哪些稳健的理财途径吧。
随时使用的资金 这类资金一般是为了应对日常生活支出,对于流动性非常看重,这种情况建议就别纠结了,乖乖的使用“宝类产品”就好。注意是应对日常生活支出的,并不是所有的钱都放里面。可以估算一下这个月的预计花销,然后将这笔资金放在里面,应对各种支出。 如果非要从这里“扣点油水”出来,可以将对应的货币基金更改为收益率高那么一丢丢的货币基金。 短期不用的资金(3个月-1年) 例如下半年要交的保险费、过几个月才会交的房租等等,都可以归类到这里面。这类资金的特点是几个月内要用到却没有那么急迫,而且对于风险回撤要求较高。 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一些短期债券基金来达到提高收益的目的。 1、嘉实超短债债券(070009):06年成立的基金,属于比较老牌的债基,多次经历过市场考验,但目前的问题就是规模较大,表现的略显中庸; 2、中欧短债债券C(006562):17年成立的基金,C类份额是18年才成立,目前规模尚可。中欧旗下的产品都很不错,可以关注; Tips: 需要注意一点,C类的份额不适合长期持有,手续费不是很友好,所以建议买入前还是要想好这笔钱是不是短期内要用的,不是的话就继续往下看。
长期不用的资金(1年以上) 这种长期不用资金的处理方式其实很多样化,但还是要结合自己的预期收益目标,自己能够承受的风险回撤以及资金量的大小来判断。 风险承受能力较小,且预期收益目标在10%左右的话,可以参考小洛以往的文章《有哪些比货基更好的理财方式?》,可以自行配置出适合自己的基金组合产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例的调配。 以上就是一些适合普通人的稳健理财途径,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当然,如果风险承受能力较高,也可以尝试一下基金定投等办法,策略使用正确且能坚持下来的话,往往会有意外收获。 文中基金仅做参考,不做推荐,请对自己的交易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