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曉 于 2020-5-12 06:25 编辑 母亲节,一个超神圣的节日。 我8岁的儿子从两周前就开始倒腾着为妈妈准备礼物,往年这个时侯都是在学校里受教育,在老师的指导下准备礼物。 礼物大致都能猜出来:是一些具童趣的绘画或是贺卡。这次,疫情在家,反而不知道该送妈妈什么了。 这不,到了昨天晚上,他静悄悄地过来,直接拿出了他的小金库:送我十元钱买礼物。拿着这礼轻情义重的十块钱,我内心其实是百味陈杂的,一时有点懵,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儿子却一溜烟地跑远了,剩下我一个人哭笑不得。 笑的是儿子也算是会心疼人了,在疫情期间的也不忘记给我送礼;哭的是这礼物不最后还花他身上,哪有我一丝一毫的好? 01 对于儿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十块钱就多不多,但说少也不少。(因为生长在普通家庭) 平时他不怎么消费,每次说要买玩具让自己出钱,都紧紧地捂住了自己的钱袋子,宁愿不买,这财迷的性子大概是随我吧。 在老家的时侯,经常喜欢收集边边角角的零钱,因为爷爷奶奶平时总爱把一毛两角的随处乱放。儿子呢,便像个侦探一般到处查探,找到钱就很开心得跑去跟爷爷奶奶汇报。自然而然的,这钱也就进了儿子的小私库。 我细想了一下他的金钱来源:无非就是我扣除90%所剩不多的压岁钱,每个月几十块的零花钱,爷爷奶奶心疼孙子暗地里塞的小红包,还有处理纸皮等付出劳动拿到的辛苦费。 对孩子的用钱,我一向都是持一个看法“过犹不及”,不要给他太多的零花钱,不然小孩子很难控制得住自己的消费欲望,还容易会有攀比的心态存在。孩子就读的是普通的公立学校,但也依然有小孩每天拿一百几十的零花钱回学校,有时弄丢了也不敢跟老师坦白并拿回属于自己的钱;还有的同学会在托管班炫耀自己的零花钱有数千块,那得意劲直让儿子冒酸水。 嗯,孩子间也一样会比较,本质上跟大人也没有太大区别。 我不想给孩子太多钱,不想他因为钱而分心于学习,也不想让孩子觉得自己父母那么有钱,可以不用去奋斗而坐享其成。事实上很多家长也不及孩子想象的有钱,小孩会在自己的想像中把父母认定是百万富翁甚至拥有金山银山而用之不尽。 同样我也不想孩子失去对金钱的控制权,沦为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书呆子。就如我当初一样,几乎没有过支配金钱的时候,直到上初中。 也就是这样,初高中、大学、甚至毕业多年之后,我都没有顺利地成为金钱的主人,只是偶尔拥有它的使用权而已。 想到汤显祖《牡丹亭》的那句名言“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用在我那时对金钱的态度,也是再合适不过。 那些年该消费的,不该消费的,一样没少。 02 国人教子,多是教会他们如何考取高分,好以后能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能光耀门楣。却忘记了,该教会孩子如何对待金钱,培养他们理性的金钱观。 反观在此方面做得极好的犹太民族,他们的金钱教育贯穿于孩子的整个童年,伴随着他们成长,融入到他们的骨血当中。都说犹太是最聪明的民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的教育,他们能把那些简单但不可或缺的小道理,通过生活当中的小事不断地渗透给后代,让孩子体验并处理各种与钱有关的情绪。这样当后代们各自长大,也就具备处理金钱、面对人生的能力。 被忽略了这一点的我们,长大了便要多走很多弯路,反反复复的纠错。 直到有一天,理解了不正确的金钱观带给我们生活的阻碍,并下决心去克服。如此才会慢慢地攒下来钱来。 孩子的财商,也许你认为它并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当你在现实中发现孩子拿爸妈的大十几万血汗钱去打赏主播,当你听到邻居家的小孩在“拿”父母的钱去乱花,当你想到未来自己的孩子会一直得不到金钱的保障,你还会觉得它不重要吗? 我们常将孩子比作幼小的小树,而在童年阶段,是最容易折的时候。如果父母没有以正确的金钱观去教育小孩,等到树苗折弯的时候再去操心,那时就要更劳心费力了。 况且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叛逆,哪是我们说一句便能听得进去的? 所以,教育要尽早做起。 03 我平时给儿子培养财商时花费的时间并不多,一两本合适的亲子阅读书籍,玩玩亲子大富翁游戏,平时解释生活中有关金钱的现象,足以。 其实小孩的理解力是很好的,他们往往会从父母说的一个点延伸到另外两个点甚至多个点,比如说到银行,是存钱的地方。他便知道要结余他自己的小金库去存钱拿利息。玩大富翁的时侯,看到红红绿绿的投资产品,就让我带他体验下真实的股票市场。 平时儿子最爱看《小狗钱钱》,这本书也是最最合适低龄的小朋友学理财,漫画版本有趣生动,一只会说话的小狗,一个还在贫困中生活着的小女孩。通过自己的学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人生的故事。显浅易懂的情节,还兼有实操的梦想相册与成功日记,每次看到儿子在一笔一划地写着那些日记,心中都莫名的激动。 看简单的书,玩简单的游戏,解释简单的金钱道理。这些都可以让一个孩子学会成长。 只要父母们不要觉得太简单,愿意尝试去做。 我们的孩子未来也能成为不为金钱所惑的下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