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来的疫情,戳穿了多少人的虚假富裕

浏览:7245 评论:31
2020-3-12 16:40:42 来自生财有道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稿定设计导出-20200312-163123.png


文|小影子攒钱记



1


公司防疫联络群里,同事又在问:我什么时候能过来上班?有没有新的通知?我过去能进城么?


这个同事,目前正在湖北。我们公司接到的防疫通知是:目前在湖北的人员,暂时不得回城复工。


他很着急,想回来上班,几乎每天都会问。负责防疫工作的同事,也只能安慰,让他安心在家待着,健康最重要。

同事是特别热爱工作么?也许有在家“关着”的心慌不定,但是更多地是担心自己的工资——虽然我们公司在正常运行,也不会因为他无法到岗而辞退他,甚至还会给他发工资。但是一线员工是计件制,基本工资不到总收入的1/3。整个2月一天班都没上,收入必然要少很多。


640.webp (1).jpg



2

在本地论坛看到一个帖子,

360截图20200311153004295.jpg


楼主说所在的工厂春节前经营就遇到点困难,因为这次疫情长期停工,公司也发不出工资。老婆很早就全职在家了,现在全家0收入,面对房贷车贷两个孩子,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办了。而且老板在考虑直接关停公司,他在这个公司干了二十多年,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去干什么。

很多人质疑他家里两个孩子还敢让老婆全职。楼主解释了一下之前的收入:他算是工厂的“二把手”“老板主外,他主内”“一年收入有个40万”。在我老家,月入过万的都不多,这个收入水平老婆全职本来一点压力都没有,如果没有疫情、工厂能正常经营的话。


意外发生,才知道自己的财务有多脆弱


有人说,这次疫情,打破了很多中产“富裕”的假象。

只有当意外发生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财务状况有多么脆弱。


前几年,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关于“中年危机”的例子。某人工作不错,年收入四五十万甚至更高,突然人到中年被裁员,收入锐减甚至没有,还要面对房贷车贷、父母孩子的生活费。


虽然这种话题会引起热议,但是其实大多数人只是看热闹,要么嘲笑楼主“贪心”,要么说教楼主太“激进”……大多觉得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这次疫情,全国突然按下了暂停键,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收到了影响,这个时候,才真正能看出来,自己的财务健康到底是什么水平。

财务健康体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其实,财务健康也对“成为健康的人”很重要。

本山大叔的小品里说:人最痛苦的事是人活着钱没了,最最痛苦的是人死了钱没花完。不想让“钱”成为我们人生中痛苦的源头,就要时刻注重财务健康。


1.关注现金流


现金流对于一个家庭的财务的意义,就像血液对于人的意义一样,保持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对家庭财务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看到的很多危机,归根结底,就是“现金流断链”。一方面,收入锐减甚至丧失,造成现金流入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房贷、车贷、家庭基本生活支出这些却不会减少。只出不进,显然是不行的。

家庭理财,很多人更关注“资产”而忽略了现金流。比如,投资了一套房,市值翻倍了,很高兴,觉得自己赚了不少。但是也许这套房每个月房贷8000,租出去房租只有2000。其实它带来的是负的现金流。房子卖出之前,都不能说自己“赚了”。


并不是说这样的房子不能投资,而是在投资的时候就要考虑对现金流的影响,8000的还贷额是否能承担。要保障财务健康,每月的负债(长期贷款)不要超过收入的50%。

现金流管理的另一个重点,就是稳定。盘点下你的收入,有多少比例你觉得是稳定的?就小影子自己来说,单独看,职业收入相对比较稳定,但是不好说我什么时候就被裁了或者不想干了;非职业收入不稳定。两者结合看,只要不是我本人倒下不能工作了,总收入的50%算稳定。50%就是第一条线,在这个范围内,我可以相对冒险一点。


2.关注风险防范

面对极端情况,你是否有准备?收入可能会停,但是大部分时候,支出不能停。如果明天开始没有收入了,你能支撑多久?

如果是短期的收入减少,比如这次因为疫情失业,靠备用金大致可以度过难关。一般建议留3-6个月的还贷额+生活开支的钱作为备用金,这部分资金尽量专款专用,只在遇到类似被裁这种收入锐减的情况时支付家庭各项开支。

如果是长期的收入减少,比如降薪换工作、退休了只能拿退休工资,就需要靠储蓄&投资收益,去补足少的这部分收入。

如果是因为身体原因造成的无法中长期甚至永远无法从事高强度的工作,那在靠储蓄和投资收益的同时,还能靠保险来增加收入。医疗险可以覆盖治疗费用,重疾险赔付的钱可以增加投资本金。


3.关注资产配置

当我们足够关注现金流和风险的时候,资产配置其实是水到渠成的。

都说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要保障家庭财务健康,就要对资产组合做一个分散——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的资产需要按一定比例去分配,而这个比例,跟家庭财务状况、年龄、个人的风险偏好有很大关系。一个20岁的年轻人全部资产买国债过于保守;一个80岁的老人全部资产买股票就过于激进了。

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公式是:高风险投资的比例=(80-年龄)*100%,也就是说,如果你今年30岁,那么高风险投资的比例可以占资产组合的50%。当然,这只是简单的公式,具体还要和个人的投资能力、风险偏好结合。

记住,不懂的不投。上述比例是建立在“懂”的基础上。如果你打算拿50%的资产去买股票,那么买之前要问自己:我为什么会买这只股票?我认为这只股票的股价能涨到多少?什么情况下我认为投资失败要止损?都能清晰地回答再买。

想清楚以上三个问题,基本上家庭财务体系就搭建起来了,即使遇到意外情况,一时收入受到了影响,也不会陷入“财务危机”。两三个月之后就能走出来,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家庭财务规划,再次出发。

The end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