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一个定投基金的小伙伴,有些沉不住气了: “市场每天起起伏伏的,一点起色都没有。参与定投也小半年了,还没挣到钱,不知道该不该坚持下去……” 别说,持有类似想法的,远不止他一人。眼看着牛市遥遥无期,信心难免有些动摇。 要是能有个简单易懂的小指标,作为牛熊市的「温度计」,提前“预测”一下,那该有多好。 分享一个小指标,就挺值得关注的。 不买关子,先给结论—— 通过观察「股票账户新增开户数」,就能辅助我们判断市场热度。 一般来说,开户数量较少,而且趋势平稳,市场就还没过热;反之,数量越多,尤其是开户人数连续几个月大幅度上升,你就要小心了。 听起来太简单了? 来分享一个朋友帮爸妈“多赚8万块”的故事。 时间倒退回2015年上半年。当时,她还在一家国有银行上班,见证了工作后的第一场大牛市。 年初开始,股市节节攀升。随后,她发现了身边人,一些有趣的变化。 同事们上班第一件事,除了寒暄外,就是讨论股市。甚至有些自诩“股神”的朋友,慷慨分享了股票代码。 几位好心的老师,三番两次提醒她说:“你也该去开个户,现在随便买,都能赚到钱。” 连家里的姑妈,也“破戒”重回股市。 要知道,她的姑妈,在上一轮2007年「从牛到熊」的行情中,曾经血亏了一场,据说陆陆续续加仓到20万本金,亏得只剩下不到10万块。 姑妈放狠话,从此之后再也不碰股票。 但15年,连她都食言了。 她不敢贸然开户,但她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就在前不久,爸爸还跟她炫耀,最近在股票上挣了不少钱。 原本,她的父母只能算得上是「佛系股民」,投个一两万,全当玩票,平时也很少关注涨跌。 但随着A股不断上涨,他俩忽然间发现,账户里的钱多了起来,就满心欢喜地把好消息跟女儿分享。 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考虑,趁着这波牛市,从存款里再拿出一笔钱,投资股票多赚一点。 那年4月,大盘一度突破了4500点,再看姑妈都重新疯狂,她决定劝家人止盈,落袋为安。 她爸开始还不同意,在她软磨硬泡之下,表示已经卖出了。 但她发现,到了5月份,她发现父母依然每天关注股票行情、经济新闻,还乐呵呵的。 于是,再三逼问之下,他们承认还留了一半,生怕错过这个赚大钱的机会。 她只好再三劝说,商量了个折衷方案:在股市上涨到4800点时,二老必须全部清仓。 好在这一次,他们遵守了跟女儿的约定。而事实是,这波牛市,也只维持到了当年6月,就转而开始大跌。 但因为好友的父母当时已经全部止盈,不仅没赔钱,还赚了一倍,7万多变成了16万。要是晚上一个月,这8万盈利不仅会消失,而且还会开始亏钱。 要说我这位朋友是股神吗?其实也不是。 如今回忆起来,她说自己当时只是通过一些身边的现象,隐约感觉市场实在是有点太热了。 看起来感性的判断,却踩对了本质: 市场上涨三大因素:- 价值上涨- 情绪推动- 资金推动 价值的上涨没泡沫,后面两个因素突然高涨,就很容易产生牛市的泡沫了。而参与股市的人数,就很直观地看出了后两者是不是“突然高涨”了,非常适合做“泡沫温度计”。 当然,想朋友那样,感性地观察超多小白开始无脑入市,还是有些随意。更客观的记录A股新增开户数,就更准确了。 说起来有趣,也许就是因为市场过热,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从2015年4月开始发布这个数据;在随后的2个月里,就恰好记录了一场由牛转熊的巨变。 2015年牛市鼎盛时,股市每月新开户超过500万户;随着6月股来临,开户数一泻千里。而最近呢?每个月的新开户数,不超过100万户。 那哪些可以方便查询这个指标? 我给大家提供2个常用的渠道——
大家不妨定期,关注一下,也是给自己的投资决策,多加一个参考值。 最后,再来回答一下我那位定投基金的朋友的问题。 如果你和他一样,定投的是沪深300这样,反应市场整体趋势的指数基金,不妨参考一下这个指标,现在还是可以吃个“定心丸”的。 我们常说:投资是反人性的。 越是跌的时候,坚持稳步定投;越是疯涨的时候,就该找准时机全身而退。 耐得住寂寞,又能止得住贪婪,才能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收益。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