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最近有条视频在妈妈群里被流传: 一个北漂妈妈,在北京年收入100万,却负债60 万。不铺张反极度节俭,不是为了房子、不是为了奢侈品,而是为了养孩子! 一.补课兴趣班,孩子是吞金兽?这锅孩子不背! 孩子12岁已经花了200万在教育上。 光兴趣班就花了50万。 小升初补习班:数学、英语、朗诵、作文,一周烧掉1800。 奥数集训班3小时800元。 冲名牌小学提前批考试花了10 万,结果在第三轮被刷下来,钱打了水漂。 身在北京,高考压力其实远远超过了很多网友的理解。北京有很多拔尖的高校,但是北京参加高考的优秀孩子更多,竞争依然无比激烈。 看到这里,也变得非常理解为什么很多北京家庭卖掉四五环外一百多平的大房子,还东拼西凑弄首付,去住几十平米惨不忍睹的老破小——纯粹就是为了学区房,可以让孩子轻松点。 视频会在妈妈群走红,于当地,是因为这样的故事在很多一二线城市里,非常具有普遍性。于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围观妈妈,确实屏幕外张大嘴巴的瞠目结舌。Coco早在十年前就听闻一线城市送娃出国的风气非常浓,亲戚是做钟点工的,都拼了命把孩子往外送。看看视频里孩子的压力,我现在又觉得,把孩子送出去,可能还能为孩子赢得更多的轻松。 因为有需求,所以有了市场;又因为市场在,所以搞得大家都忍不住掏钱去迎合那个消费的氛围。 整个城市的育儿氛围都是这样,逼着人不得不跟着在这方面大笔大笔的砸钱。视频,确实很带话题,不知道跟最近网络流行词汇“吞金兽”有没有关系? 但是,打住啊! 里面依然有不是身处其中的我,无法理解的地方,比如: 为了读好的学校那可以理解,但是为了以后“面对工作压力,还有这些业余爱好可以放松”,就现在用家里的经济压力来应对?你的孩子一天都活成了48小时了啊!被榨干的不仅仅是钱包,还有孩子本人! 请问对“放松”和“业余爱好”这两个词是不是有点误解? 所谓的爱好,都是要花长时间培养和浸润的。五六年,让孩子在紧凑的学习之外,还学了这么多,哪一项可以真整称之为上手了呢? 我更加不理解的,是类似马术、击剑这样的兴趣班,这些不符合家庭经济层次的兴趣,即便砸钱给孩子去碰,也无法给他们营造出任何氛围。比如马术,这种在国外贵族式的运动,据说更多的是在自己家的马场跟马接触、培养感情,而不是简单的骑在马上僵硬地走动。一个小时200的马术班,孩子们排队上去坐一小会儿,能培养出什么来? 所以—— 还有这个: 外语 再高级也不过就是一门用来沟通的工具,在一个满大街京片子的地方,追求口音纯正的意义何在? 二、花多不等于教育好,尊重孩子的兴趣,营造好的氛围。健康且独立,才是最成功的教育。 有些钱,花了是为了需要。 有些钱,花了是因为大家都花。 还有些钱,花了是因为给的教育已经不属于自己所属的阶层。 正如视频里说,没有人会承认自己自己的孩子没有天赋。 但是也没有人会承认光透过花钱就可以让孩子跨越阶层是痴想。 教育好孩子很重要,生下来我们就要把他们培养好。 但,我始终认为,育儿支出,就像我们其他的日常花销一样,也是一件丰俭由人的事情。这取决于: 你认为的“好”,到底是什么定义? 一定要成为人上人? 一定要比别人优秀? 一定要从事某些职业、有多少收入? 一定要出国? 一定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甚至,一定以后要突破阶层,跻身上流社会? 这里,coco有一个这么多年亲眼所见的故事想要分享,同事女儿小愉的故事: 小愉从小学习天分一般,从来没有一次满分,从来没拿过前十。报过很多兴趣班,学过一阵之后就会出现抵触。母亲也焦虑过,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试图提高她的成绩,恨不得她一天除了睡觉就是在做题。弄得一家都很不开心,却依然没有任何成效。 她母亲在家人的开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终于决定放下成绩这件事。用她的话,就是“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转向和她一起学自己喜欢学的科目,还母女俩一起报班学钢琴,一起考级。她变得更注重孩子的性格、情绪和交流。 好的家庭氛围,全家无话不谈。女儿开朗的个性和情商,让她在往后的多年学习生活里,一直保持中上水平,而且很受老师同学欢迎,一直就是班里的班干。连我们单位的同事都很喜欢她,因为都能制造很好的氛围。 后来,小愉考上了师范院校,一直都渴望当老师的她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她从大三开始就不需要再跟家里拿钱,课余做家教,还去机构给孩子上钢琴课,这些都是她擅长的。现在,小愉在一个普通的学校,做着一份很普通,但是却自己喜欢的工作。 小愉妈妈经历过焦虑,回头看看以前她甚至觉得自己荒唐,曾经还为了辅导孩子学习气得去医院挂水。她说:“当我承认孩子跟我一样,就是个普通人,不再每天想着她为什么不比不上人家的时候,海阔天空。现在觉得自己是选对了,因为孩子的健康快乐和独立和善,真的和她是否比别人优秀无关。” 和同事在聊这个事情的时候,恰逢最近我们本地一个名牌私立学校又爆学生跳楼传闻。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里花重金把孩子弄进了名校,孩子受不了压力和同学的歧视,选择了结束自己花季年华。 有些孩子,他就不适合应试,不代表他没有知识的收获和成长。如果能让她有自己的爱好,给孩子好的氛围让他更专注,其实比盯着成绩和等级更重要。读书是这样,选择兴趣班,也是这样。这是同事让我懂得的道理。 你说孩子是吞金兽,但明明是你塞给她吞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