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两万的课程都没用,小心低水平勤奋陷阱

浏览:1227 评论:5
2019-10-21 22:05:44 来自记账晒单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本帖最后由 rain夏 于 2019-10-21 22:05 编辑

前几天,我的一个大学同学给我打电话问我,自己这么努力,为什么觉得还是止步不前,困在原地呢?

原来,随着知识付费的崛起,信息的快速传播,财务自由成为了很多人都提及甚至是向往的事情。

于是他觉得只要自己买课程,学到经验,财务自由一定不会太遥远,随后就走上了一条遥遥无期的奋斗路。

如何一个月赚到100万

学会这三个方法,财务自由不是梦

升职加薪只需要这三点,轻松搞定工资翻翻



这些诱惑的课程,充斥了他整个电脑和生活,然而半年后,课程笔记做了不少,还是看不到任何效果。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已经跳进了低水平勤奋陷阱而不自知。

什么是低水平勤奋陷阱,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努力到感动自己,然而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低水平勤奋陷阱的造成是因为很多人存在这两个底层心态,导致自己故步自封,画地为牢。

1 习惯性防卫

有一次我给同事看一篇文章,文章大意讲了一个人如何在开源节流下的方法下,六年时间里买了三套房的故事。

文中还具体谈到了这个人买房的经验和攒钱以及升职的技巧和方法。

我和同事说里面的方法可以用一下,还是挺有道理的。

没想到同事看完后,立刻就说这个人肯定靠父母了,要不然就是夸大其词,哪有那么容易买房,哪来那么多钱。

我指着里面的段落说,他不是说的很清楚,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嘛。同事立刻反驳,这些文章都是华而不实,弄虚作假,不能信的,一看就是冲着流量来的。

我再要说什么,张了张口,却什么都没说。

因为我知道,不管我怎么说,他都有理由去反驳。



这就是习惯性防卫,一个人一旦认定了某一种观点或理念,如果你想让他改变这种观点和理念,他就觉得他受到了某种挑衅。

他认为你在否定他,否决他,是对他权威的挑战,于是就开始反驳,直到你沉默或承认他的观点,才能让他重新获得存在感和掌控感。
习惯性防卫让我们丧失了接受新的认知和新的观念的机会。

一旦被感知有人在自己的对立面,习惯性防卫就会立刻调动出来,直到这种对立面消失为止。

所以要想提高学习效率,改变已有认知,升级自身大脑系统,跳出低勤奋陷阱,就一定要制止习惯性防卫的启动。

2 过于追求速度

在科技的大力发展下,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每天接受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

信息的增多,就不乏有一些夸大其词的说辞。于是自身就会被焦虑所缠绕,"出名要趁早"也就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所以我们看到太多吸引眼球的课程,文章。比如21天让你写作月入过万,理财10讲,百万富翁不是梦,如何做到一年读200本书,掌握这几点就足够了。

我们恨不得什么都比别人快,读书要快,赚钱要快,买卖股票要快,可是在过于追求速度之后,却发现,自己仍然还是那个自己,技巧学了不少,但真正能让自己达到目标并成功解决眼前困惑的却少之又少。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太过于讲究速度,而忽视了速度背后的质量和成效。



《圣经》上有一段话:

“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 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 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 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耶稣对众人说:

“你们要努力进窄门。 我告诉你们: 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

宽门就是我们所想要的捷径,想要不怎么努力就可以得到的东西,目的,而真正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宽的只有那些窄门,所谓的窄门思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你觉得公众号阅读量太低,不想着怎么提高文章质量,促进读者自动转发,却总想着走捷径,学什么如何在一周内达到10w+阅读量。

技巧就是技巧,有了技巧接下来的一定是对自身的精雕细琢,而不是永远停留在技巧的表面。

过于求快蒙蔽了我们发现事实的本质问题,也促使我们陷在低水平勤奋中而不自知。

如何解决个人习惯性防卫和过于求快呢,这里有两个方法可以参考。

1 建立绿灯思维



什么是绿灯思维,我们知道绿灯行,红灯停,那相对于绿灯思维,就肯定有红灯思维。

在遇到某件事情时,我们首先要想到的是,我可不可以试一下这个方法,我能不能采纳这个建议。而不是首先就想到的是别人在否定我,针对我,他不了解情况,没有权利这样说,这就是绿灯思维和红灯思维的不同。

要有绿灯思维,首先我们需要分清楚我和我的观点/行为。

在某件事上,当别人提出异议时,你首先要告诉自己,他只是针对我做的这件事而言,这个项目而言,而不是针对我本人。

只有这样,你才能客观的看待别人给你提出的建议,才能将别人提出的精华部分,充分而恰当的用到自己做的这件事上,而不是针尖对麦芒,各持一词,争的不可开交,却对事件本身没有任何好处。

2 以慢为快



我曾经也追求过快,尤其是在读书方面,每年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读100本书,仿佛这个数字就代表了一种成就。

你看,我读了100本书,这是多么热爱看书和学习啊。

但这真的有用吗?这100本书读完后,留给我自己的又有多少,我可以运用的又有多少。

三毛女士曾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是的,这句话没有错,有些书确实会影响到我们,但正如我们自己所说,我们真的有那么多的时间,等待这些书籍来影响我们的容颜和行为吗?

既然是为了提升学习效率,解决问题和困惑,我们就要将慢功夫用在真问题上。

以前我读书,总以为一本书一定要读完,才算是真的读完了,现在想想,这个想法真是愚蠢。

在学生时代,我们的读书是为了打好结实的基础,这个时候自然不能跳读,略读。

但成人后的我们,更多的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开疑惑。

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选择性的读,跳读,略读,将时间花在真正能解决我们问题的章节和段落,这才是以慢为快的真谛。

当我们想达到某个目的时,一定要搞清楚哪个地方才是自己需要花更多时间来处理解决的。

再多的技巧也需要你去实践,否则也只是纸上谈兵,所谓的打铁还需自身硬。

搞清楚重点,难点,解决好这些根本问题,再来求快,求速,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



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付出就有回报,也在勤奋的找寻属于自己的幸福,但在努力和勤奋的同时,在埋头苦干的同时,也需要抬头看看路,说不定你一直在围着一个地方不停地绕圈,自己却忙的不亦乐乎,以为成功即将到来。

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但难免会有一些磨难在成功的路上等着我们,如果我们可以快速识别有些不必要禁受的磨难不是更好嘛,比如像低水平勤奋陷阱,所以,克服底层思维,升级大脑认知,将会为我们的成功保驾护航。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