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我的,不可以抱别人”孩子争宠怎么办?

浏览:167 评论:16
2019-9-21 22:00:28 来自生活资讯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周末去看望朋友蓉蓉,她很苦恼,自打生了儿子,四岁的女儿变得开始争宠了。月子里,正好是暑假,女儿没上幼儿园,看到妈妈抱着弟弟,女儿就大哭:妈妈是我的,抱我抱我……如果不理她,她就一直哭,谁也哄不好,蓉蓉当然舍不得了。蓉蓉往往是喂饱了儿子,就赶紧去安抚女儿,陪她玩游戏、给她讲故事……

有时候,照顾弟弟心烦气躁的,难免对女儿的要求回应不及时,女儿就总是哭:“妈妈不爱我,只爱弟弟,我讨厌妈妈。”蓉蓉听了特别难过,不知道怎么跟女儿解释,好言好语地讲道理,女儿根本听不进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李显文在《高效能父母的7堂课》中指出,孩子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被爱、被关注。

的确,孩子从一出生,就会通过哭泣,来判断外界对他的回应,这是他们的本能。如果他哭泣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应,他就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爱、被关注的;如果他哭的声嘶力竭都没有人理会,次数多了,那么他就会意识到没有人在乎自己。


蓉蓉女儿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被重视、被接纳,女儿认为自己被冷落了,内心不安,所以想法设法夺取妈妈的关心。

她可能会:
  • 变回无助的小婴儿以获取妈妈的关爱
  • 用伤心难过的哭泣迫使妈妈回心转意
  • 说出伤人或贬低自己的话让妈妈就范

这些行为,都是争夺妈妈关心,让妈妈像以前一样只属于她一个人的惯用计策。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孩子左右操控。

当孩子一哭二闹时,父母很多时候心疼不忍心,下意识地就想顺着他,这反而是跳入了陷阱。当孩子知道哭闹有效时,就会变本加厉继续操控父母,以达成自己的目的,如果父母不耐烦了,计策效力减退,他们可能就会采取更激烈的做法比如不吃饭、离家出走,甚至一些危险行为,迫使父母就范。



其次,正确回应,避免孩子行为偏差。

《高效父母的7堂课》认为,父母承担着教育的绝对责任,父母握有改变孩子行为的钥匙,只有父母先调整了,孩子的行为才会随之改变。

高效能的父母,一方面,要做到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孩子沟通。也就是说,当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不要尝试跟孩子讲道理,他听不进去的,先让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再说。

另一方面,对孩子的良好行为,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很多父母无视孩子的良好行为,做的好了应当应该、视而不见,很容易打击孩子的安全感,让他们怀疑父母压根不关心自己。他们就会忍不住的用不良行为,去寻求父母的关注。作为父母要积极肯定孩子的表现,这样不但能让孩子知晓行为界限,还能让孩子更加乐意配合父母的行为。



养育孩子是一场修行,父母都是在摸索中前进,《高效能父母的7堂课》让父母像阅读操作手册一样,帮我们解决育儿难题。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