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的经济效益如何计算?

浏览:1457 评论:7
2019-6-21 16:13:15 来自攒钱圆梦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今天跟同事聊到考证的问题,这个话题值得说一说。

以我这些年的工作经验来看,身边的同事多多少少都会考几个证书傍身。物理学博士老大考过CFA(特许金融分析师),做金融IT分析的好友考了证券和基金从业,做会计兼行政的公司前台努力在考CPA(注册会计师)……等等。先不论是否一定带来收益,但至少给人积极上进的良好印象。

还有在理财论坛认识的姐妹一年证书挂靠好几万的,这就是实实在在的金钱效应了。

考证.jpg

工作这些年来我也因为工作需要陆续考了一些证书,也因为这些证书,我相比其他同事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公司的新业务,更得领导重视。因为工作上接触的业务面较广,换工作时我的简历内容显得更丰富一些。而个别同事因为平时接触的业务种类少,总是重复在做同样的事,临到想换工作却发现简历上没什么可写。

今年我还通过了PMP考试。考试费不便宜(培训加考试费近6k),我是抱着必过的心态去的,毕竟一次过了就算是省钱了。据说国际上PMP的通过率是30%左右,无奈中国人真的太会考试,我所在的培训班通过率应该在80%以上,即便有些同学是擦线过,也毕竟过了。

关于考证,有用论和无用论一直争执不下。我的观点是“别说考证无用,能力也需要证明”。去招聘网站随便看看一些工作岗位描述便知道,很多岗位都是“持有XX证书优先考虑”。在能力相同,所求薪资也差不多的情况下,你与被录取的人可能差的真的只是一个证书的距离。

以我自己为例,我近期新获得的工作机会也跟我今年通过项目管理考试有很大关系。考取一个证书很多时候并不能直接给我们带来可见的金钱收益,但提高了我们获得机会的可能性。

既然证书有用,那么沾点边就可以去考?

在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允许的情况下,考一些对职业发展有助益的证书当然是有必要的。但见证就考也不是良策。

前阵子看过一篇新闻,49岁交大宿管阿姨“陪读妈妈”和儿子一起成功考研。这位阿姨此前还考了会计师、母婴护理师、中级按摩师等一系列职业技能证书,还通过成人大学在复旦读本科,过了英语四级。这位阿姨的愿望是将来当一名老师。

看上去很励志,但我却认为实际上是浪费了很多精力,对个人发展没有太大益处。

我认为职场考证一定要尽量贴合当前工作或者是未来想做的工作,要有规划有体系。有规划,就是要先分析好证书的含金量和必要性,再制定好学习计划。既然花费了财力和精力去准备,就争取一次通过。有体系,就是不要东考一个证,西考一个证的。可以考证明能力提升等级的证书,也可以考拓展某知识领域的证书,但尽量不要考一些现在和未来工作都不会涉及的领域的证书。

考证的经济效益很多时候没法准确用钱来衡量,但一旦给我们带来了链接经济效益的机会,这种效益就会不断的持续下去并可能我们把引向更好的机会和平台。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