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入6月了,意味着家里的娃离暑假也不远了。孩子心里挺高兴,而家长们,心里和钱包同时一颤,因为假期的补习班、兴趣班、英语班、夏令营就都在眼前了。 ” 在东方人的传统文化中,子女教育的地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我国,还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邻居,所有以儒家文化为底色的社会,都非常重视教育,很舍得在子女身上投资。 所谓“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当然,现在我们不穷了也不苦了,教育市场一片向好并出现了异常丰富的教育产品,从几千块的英语培训班、课外培优班,到几万块钱的夏令营、游学团,从曾经冷门现在逐渐火爆的冰球、击剑、马术,到充满科技感的机器人、编程、创新技术等STEAM课程,市场上各种大门敞开,等着孩子们的父母打开自己的钱包,带着娃奔向战场。 越来越多的人聚焦教育领域,每一篇关注教育支出的公众号文章都很容易成为爆款。 “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每个中年土豪,投资了孩子教育之后都在吃土”,“一线城市养娃成本超过200万” ...... 这些10万+的阅读量背后,不难看出,子女教育成本日渐高企,家庭的教育负担已经凸显。 逃离了北上广 却还是降不下娃的教育负担 那么如何具体衡量一个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负担程度呢? 对照为人熟知的恩格尔系数(用家庭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来体现家庭消费结构和富裕程度),我们提出了“家庭教育负担系数”的概念。 即用家庭教育支出在总消费支出的占比,来表述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程度。该系数越高,说明教育方面的开支对家庭造成的负担越重。
为了更好地了解家庭教育负担系数现状,我们在她理财(女性理财社区)和好规划(财富管理平台)的用户中进行了一项广泛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得到了一些结论。 在所有参与调查的用户中,平均家庭年收入为20.18万元,平均家庭年支出为11.81万元,其中平均教育支出为2.79万元。 根据我们前面提出的“家庭教育负担系数”公式,平均家庭教育负担系数为0.24,即家庭教育开支在家庭总消费支出的占比平均为24%。 这个系数是否有地区和家庭子女数量的差异呢? 我们发现,不同级别的城市并无显著差异,北上广深地区的教育负担系数为0.22,农村地区为0.26。 但该系数随着家庭子女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家里有1个孩子、2个孩子、3个及以上孩子的系数分别为0.22、0.24、0.43。 在只有1个孩子的家庭中,我们选取了孩子的不同年龄段做分类标准,发现孩子0—3岁时该系数最小(0.17),而12—15岁阶段该系数最大(0.31),也就是初中生的父母实际的教育负担是最大的。 "孩子现在花的钱越多 就会在未来取得更多的成就" 每年将近3万块的教育支出,都花在了哪儿? 被大家广泛选择的项目有“书籍、学具等物品费用”“兴趣班费用(含所需器材)”“公立学校学费(含幼儿园)”“私立学校学费(含幼儿园)”。 此外,花费项目还包括夏冬令营、游学、科普活动、学科辅导班等。 在这些项目里,家庭平均花费最大的三个项目为兴趣班费用(含所需器材)、书籍学具等物品费用、私立学校学费(含幼儿园)。 这些教育投入项目没有显著的地区差异,也就是各个地区的家长,整体上都把最烧钱的一票投给了兴趣班和书籍学具等物品。 而在不同年龄段的子女教育上,最烧钱项目选择略有差异。 0—6岁的主要教育开支为购买书籍学具等物品,而6—15岁最费钱的地方都在兴趣班,15—18岁的最大支出在学科辅导班。 上述基本数据已经看出,我们的家长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不断地对其进行教育投入,从农村到城市,从幼年培养兴趣特长到高中准备学科考试,没有一个家庭甘愿被落下。 是什么原因培养了这些甘心砸钱的家长们呢? 被称为“家教大国”的新加坡有一个词叫“kiasui”,据说来源于福建方言“怕输”。 也许我们的家长潜意识里也受到了这种竞争意识的影响,大家对孩子在未来的竞技场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们的调查里,当被问到对孩子学历的期望时,有超过42%的家长选择了“国内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另外有超过10%选择了“出国留学”。 也许正是源于这种对孩子的期望,家长们把这些教育投入看成了一种会获得超值回报的投资。 “孩子现在花了钱学到了东西,就会在未来取得更多的成就,过上更富足的生活”。 一想到这样的“丰厚”回报,家长们就会有产生一种信仰:现在投的越多,未来孩子“赚”的越多。 于是,打开钱包,开始“推娃”,哪怕是把自己和娃都推上了一条很辛苦的路。 报不起补习班? 对不起,是老母亲赚得还不够 对于家长来说,这种辛苦有时体现在了生活质量的下降上。 身边总是能看见这样的朋友,明明原来是一个时髦光鲜的辣妈,在孩子上学之后,开始三句不离补习班,原来出手阔绰的她现在连吃个饭都要AA制了。 你一问,她就会告诉你:每一个过得还不错的小康家庭,在全方位给孩子制订教育方案之后,都几近沦为贫困户。 没办法,孩子学啥都要钱,家里的钱就这么多,不能苦着孩子,就只能苦大人了。 原来贵妇级的化妆品用全套的,现在和孩子他爸一起用大宝了; 原来扫地也得买个新款戴森,现在国产吸尘器也能正常用; 原来旅游度假要在马代选六星海岛,要求酒店有无边泳池,现在,送孩子一趟暑期欧美游学4、5万,自己两口子周末能去郊区住农家乐看星星就挺好…… 有人会说,养个孩子而已,上学就正常上,干嘛非要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而降低生活质量呢?重要的知识学校里都教,课外班量力而为,手里有1万,花1000去学一门就好了,谁让你非得啥啥都学了? 其实很多家长最开始也这样想,毕竟量入为出才是过日子的正道。可是为何这个家庭教育支出就越来越失控了呢? 第一肯定是因为现在教育产品的价格越来越高。 拿各个家庭都广泛投入的书籍支出来说,很少能见到原来十几块的好书了,大几十的价格已经十分常见,包装精致一些的精品书,动不动就上百,更不用提一些精美的绘本、原版进口书、系列丛书了。 兴趣班的价格也越来越高昂,大家渐渐对300一节的钢琴、400一节的滑冰、600一节的马术见怪不怪,尤其是这些文体特长的学习,一般还要有配套的器材用品,那就更是庞大的开销。相比之下,一年几万块的学科培优、在线外教课等,平均下来每节100块,都算是良心价格了...... 下图是一家知名英语培训机构的报价,大家感受一下 第二个教育成本失控的原因,想必与家长们的焦虑是分不开的。 听说现在的小孩都有英语思维,怕自己孩子英语口语不好交不到朋友;看新闻说现在重点学校招生要面试学生本人,如果没有十八般武艺和令人震撼的PPT自我介绍,面试时候孩子都不知道和老师说什么。 这些摆在眼前不知道真假的传说,到了家长那里,就立刻产生了焦虑。 而这种焦虑的解决方案,就是拿更多的钱送孩子去接受教育。 如果孩子能在这个过程中反馈了一些知识上的收获,那么老母亲也就大大缓解了焦虑,感到莫大的欣慰。 于是关掉自己喜欢的包包网页,反手再给孩子报一个口语集训营。 家长愿意对子女教育进行持续投入的现象,在我们的调查数据中也得到了体现。在被问到“预计未来5年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会如何变化”时,近70%的家长选择了“占家庭支出的比例越来越高”。有36%的家长表示在幼儿园及小学阶段,家庭教育负担就已经很重。 我们的调查数据中,只有1%的家长选择“减少子女教育方面的开支”,48%选择“维持现有支出水平,增加家庭收入”,42%选择“增加家庭收入,同时减少衣食住行等生活开支并增加教育开支”。 看起来,绝大部分家长们没有抱怨这些教育项目收费太贵,都认为问题是自己挣得不够多。 这么一看,教育市场的前景还是有很多想象空间的。 钱包大小决定教育品质? 简单3步做好教育金规划 焦虑归焦虑,我们毕竟还是要走到解决问题的这一步上来。解决方案是什么呢?一个字:钱嘛! 目前大家的一个共识是,市场上有众多的产品可供挑选,家庭子女教育金准备越多,未来选择范围也就越大。 并不是说你的钱包容量完全决定了孩子的教育品质,但教育金的提前规划,确实可以为后续的教育投入打好基础,也会在未来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财务压力和焦虑程度。 但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只有11%的家庭对子女教育金有明确的规划,有30%的家庭只有短期计划而没有长期规划,还有10%的家庭完全没有规划,打算走一步算一步。 对于有规划的家长来说,最普遍的教育金储备方法是定期储蓄或购买国债(67.48%),其次,选择了购买理财产品(59.35%)。 其实,子女教育金的规划并不复杂。 简单来说,科学的教育金规划可以分成这么几步: 首先,根据对子女的期望,对比市场上的教育费用,预估出未来不同的教育阶段需要的教育金数额。 例如,以北京为例,小学阶段需要投入9—20万,中学阶段需要投入8—45万,大学阶段需要投入10—15万。找到自己能够适应的那个价格范围,算出大致的教育金需求。 第二,计算现在离这些大额教育投入的时间差,看看自己多久需要用到这笔钱。 例如,现在孩子5岁,那么小学阶段近在咫尺,这笔投入就不适合买入需要长期规划的投资品,而大学阶段的教育金,则相应拉长了计划周期,就可以选择投资周期较长的品类。 第三,盘点现有储备,及未来的现金流情况,计算缺口。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的投资产品,做一个相对平衡的投资组合,来综合满足收益、风险、流动性需求。 例如,对于短期的教育金需求,可以大比例配置教育储蓄和国债,安全有效。相对长期的教育金准备,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水平,设定一部分收益率较高的教育金保险+基金定投的组合,有助于我们利用时间的价值,来争取收益上的突破,以此实现教育金的更多积累。 总的来说,家庭教育负担其实没有那么可怕,虽然大山摆在眼前,但我们完全可以战胜它。孩子还是要生的,教育还是要搞的,一味的害怕和焦虑都是没有用的。 想降低家庭教育负担系数,孩子不上兴趣班了不行,家里节衣缩食不好好过日子了也不行。 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努力工作,不管是踏实搬砖还是积极开源,只有提高结余率,让可支配的收入多一些,才能打好根基。 其次,做好家庭财务规划,用科学方法进行财富管理,让家庭的整体财务结构更健康,这样在子女教育金上才能不打无准备之仗。 总而言之,教育,是为了让孩子的成长更自信,而教育金规划,则能让你的家庭在这条路上走得更从容。 面对教育的问题,说得再多,都不如现实中的你整理好自己,从实际出发去和孩子一起"战斗"。 无数个中年老母亲摩拳擦掌,备好弹药,竭尽全力为孩子筑造坚实的后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