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4000元,请6000元的保姆:这是我今年最正确的决定。

浏览:168 评论:10
2019-5-25 11:52:36 来自生活资讯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01

中年人聚餐,聊到工作的意义。

一位男士,微醺中说起自己这几年的经历。他的妻子生产后,虽然有老人帮忙带孩子,但是她自己也想多陪陪孩子,便做了几年家庭主妇。

可是她越来越不快乐。照顾小朋友的压力,和社会脱节没有情绪疏导途径的压力,让她患上了严重的产后抑郁。

今年,在做了几次心理咨询后,她决定放下对孩子的牵挂,重回到职场。

虽然,因为几年的职场断档期,她如今只能找到基础薪资4000多的工作,都不够付照顾孩子的阿姨费。

但是,她的抑郁明显好转了,整个人都自信起来,重新充满了活力,整个家庭氛围也缓和了不少。

这让我想到,上个月读者小张在我朋友圈的留言:

“我本科校友,英语专业,八级水平,因为各种现实原因放弃了工作。有次家长日,她准备了个英语PPT给孩子们上课。后来她和我说,感觉做了次自己,发现自己还是有用的。”



02
在我们穷困潦倒时,在我们没有选择时,总觉得工作是为了生存被迫为之,因而心中容易生出许多怨恨。也许还会想:“老子有钱了,才不做这个狗屁工作,要天天打游戏,日日逛街买买买。”

但是,当我们真正有选择权时,其实会发现,打游戏、逛街、购物,这些作为纯碎消遣的项目,其实几天、几周也就乏味了。刺激过后,是巨大的空虚感。

而真正能让我们在虚无的人生中体验到价值感的,是我们“讨厌”的工作,是一个我们愿意为之持续努力的目标。当然,不同的是你到时候拥有更大的选择权。

工作,能让我们看见自己。

听说过家里在市区有大片宅基地的二代青年,毕业后无所事事很多年,整个人都颓废了,直到找了份时间自由的工作,本意是散散心,不想变成了工作狂魔的故事。为了一点点父母都看不上的提成,拼命努力。
付出汗水,获得回报,付出更多汗水,获得更多回报。这种模式他不熟悉,却令他着迷。工作,让衣食无忧地他看见了别人对他的需要,看见了自己的价值。

以前的文章也提到过,我当年对农转非居民做过调研。不是网上发发表格的调研,而是真的爬楼、敲门,一户一户聊的那种实地面对面调研。

本来,他们大多以种地为生。突然有一天,土地被收了上去,换取了城市户口,和准一线城市的一套套精装高层住宅。租金足够一家人衣食无忧。

可几乎受访的每一户,都对我们表达了对失去工作的忧虑。

从前,田间的劳作虽然辛苦,可有收获的季节可以期待,有隔壁老王可以竞争下谁家的水果长得好,还可以充满成就感地给进城的儿女带去纯绿色食品。

如今,这打磨了一辈子的种地手艺,突然就没了用武之地。一家人只能整日坐在钢筋混凝土的盒子里,大眼瞪小眼。

而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都是之前的地听说收回去整体种植了,能不能雇佣他们去地里工作?

有人坐不住了,去找了清洁工、看门等工作,低薪、辛苦,这是他们在这座城市唯一能找到的工作。工作的收入,和他们能收到的房租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但是,他们乐意去做。因为这关乎一个人的成就感,关乎看见自己的价值。


03
前些天偶尔读到佐野洋子的儿童绘本《活了100万次的猫》,竟读得泪流满面。

这是一只漂亮的虎斑猫的故事。他活了100万次,当过国王的猫,当过水手的猫,当过魔术师的猫,当过小女孩的猫……有100万个人宠爱过他,有100万个人在他死的时候哭泣过。可它自己,从未哭过。

后来,他终于成了野猫,成了属于自己的猫。很多母猫向他表白,他保持着高傲。但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只美丽的白猫,他开始讨好白猫,终于表白成功。

他们一直在一起。白猫生了小猫们。小猫们长大走了,白猫老了。有一天,白猫不动了,漂亮的虎斑猫抱着白猫,第一次哭了。哭了100万次,他躺在白猫身边,再也没有醒来。

这是一个讲被爱和付出爱的故事。我们都像美丽的虎斑猫,喜欢被人爱着、宠着,任性地挥霍别人的付出。可活了100万次,生命却依然空洞。直到学会了付出爱,猫生才充实起来。

真正活过,便不用再醒来。

我想,我们和工作的关系,其实也是一样的。

我们总是本能地认为能肆意索取便是幸福。就像婴儿时期,饿了大哭就有奶嘴送到,不舒服了大叫便有人抱抱。而需要辛苦付出的工作,自然被我们放在了幸福的对立面。

而其实,能不断获得正向反馈的付出,比索取能获得更深远的幸福。

我们都是这世间的过客,都想抓住匆匆流逝的时间而不得。付出的印记,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扎扎实实地活过。

这些年,我和多位老年人较长时间相处过。我的奶奶爷爷、我高中租房的房东老太太、我的几位京剧老师。

每个人回忆过去时,讲得最多的,都是自己当年工作中为别人贡献了某种力量的事迹,很少有炫耀自己“不劳而获”的索取经历的。

我的爷爷是医生,会给我讲他当年成功做了“断肢再植”手术并发表了论文,在临床上真正让很多意外失去手指、脚趾的人,重新接上了残肢的故事;给我讲他读大学时自创的用针灸的方法治疗疟疾,实习给当地百姓治疗时保持着0失败。他多希望自己现在身体健康,能去非洲做志愿者帮助做疟疾疾控。

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可以让耄耋老人找到存在的意义。


04
可能你会说,那是你们都选到了高价值感的,或者自己热爱的工作吧?我的工作并不能带来什么成就感。
虽然我鼓励每个人都应当在工作中去不断认识自己,努力找到自己喜爱并擅长的事情,因为这真是非常美好的生命体验。

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幸运如雷军,18岁在武大图书馆看到《硅谷之火》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然后从打工到创业,一路走来都做着自己痴迷且擅长的事情。

我们都在生命的某个阶段,不得不经历一些不那么喜欢、做起来枯燥乏味的工作。

我毕业后的前两份工作都是画建筑施工图。我这个人,喜欢有创造力的工作,既不喜欢一板一眼的工程,也不细心。这工作对我来说俨然人间炼狱。

我一共做了近3年。一开始,我把这当作糊口的差事,工作的时候心情不好,出错率也高,带我的师父是个脾气很好50岁上下的女工程师,有什么问题我全都推给她。

但是我在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实在是太不快乐了。连带着我的身体都受到了影响,三天两头跑医院。

于是我就一直在想,如何能在这份我不喜欢的工作中,感受到价值感?或者说,起码心情愉悦起来?

后来无意中看到一份社会学报告,大约是调研了很多各行各业的人,发现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更积极的态度,在工作中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都能让他在工作中的感受变得更好,进而进入良性循环。

而把工作当作应付差事,没有主观能动性地简单重复同样的动作,被动地等待别人安排,这些看似省力的做法,实际上会让我们的工作愈发痛苦。

我尝试着放下抗拒的心,主动去了解我这份枯燥的工作在整个工程中的作用,尝试着不依赖师父独立解决一些问题,尝试着给自己设定一些小小的目标,给予对应的奖励。

当我主动迈出积极的一步,成就感和愉悦感果然随之而来。虽然我仍旧不擅长,虽然我也清楚的知道这不会是我毕生的事业,但好歹那些日复一日的8小时,不再那么痛苦难挨。

工作,是最好的入世修行。

有没有值得终生投入的工作可做,是人生幸与不幸的关键。——稻盛和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下载客户端
随手记客户端 直接扫描下载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