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沟通达人的秘密武器:这3个职场基本功,你知道吗?

浏览:301 评论:22
2019-5-5 11:21:30 来自记账晒单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本帖最后由 落落清清 于 2019-5-5 11:23 编辑

《左传》中有一则故事——烛之武退秦师。

春秋时期,楚、晋两国争霸,郑国是楚国的盟友,曾一起攻打晋国,最终晋国赢了。战争结束后,晋文公秋后算账,打算联合秦国去讨伐郑国。被当世两个强国攻打,郑国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有个叫烛之武的人却凭借一张嘴,硬生生说服了秦国老大退兵,瓦解了秦晋联盟,化解了郑国的覆灭危机。

你瞧,懂得沟通多重要呀。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职场上混的开的人,大多能说会道,轻松就能实现自己的目的。那么,作为职场新人,我们如何才能成为沟通达人呢?



《如何成为职场实力派》这本书,提出了从职场新人到精英必须的十个基础能力,其中的逻辑思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演讲能力这三个能力正是有效沟通所必备的。

本书作者日本GLOBIS商学院,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力和变革力的商务领导者,从GLOBIS各类活动中积累知识和经验,进行具有实践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方法的研究、开发与传播。

这本书,知识点非常多,对我很有启发,今天与大家分享下:如何提升职场沟通力,有效传达信息,轻松实现沟通目的。

一、有效沟通,逻辑思考能力不可或缺

作家梁实秋说:“谈话,和作文一样,有主题,有腹稿,有层次,有头尾,不可语无伦次。”

沟通中,如果语言没有逻辑,往往很难向对方传递准确的信息。为了让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赞同我们的想法,我们必须进行逻辑思考。



日本GLOBIS商学院认为,提高逻辑思考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即:用具体的词语进行阐述,抓住问题的本质,构建主张和依据的框架。

首先,用具体的词语进行阐述,也就是用具体的词语代替“抽象性的语言”。

沟通中,很多人经常会犯无意识使用“抽象性的语言”的错误。比如,领导问:“你这项工作什么时间能够完成?”你答:“我会尽快完成。” 这里的“尽快”就是“抽象性的语言”,我们需要用“3天内”或者“下周一前”这类具体的词语替换表述。

其次,抓住问题的本质,明确当前的工作是为了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认为:“在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之前,要先帮助客户发现问题。”

的确,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然而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面对问题时,为了追求速度,常常还没弄清楚“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就去动手,结果就是白费力气,做了无用功。

比如,前段时间我身体不舒服,嗓子疼、咳嗽,我就以为是感冒了,去药店拿了感冒药治疗,谁知两个礼拜后症状仍然没有缓解,最后去医院看医生,一系列检查下来才知道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我从一开始就找错了病灶。

最后,根据问题的本质,构建主张和依据的框架。

明确了问题要传达的意思,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根据问题给出我们的回答或主张。如果想让对方认可、赞同你的主张,那么你的回答就必须要有理有据,绝不能无的放矢。


GLOBIS商学院,建议使用演绎法和归纳法来支撑主张。

演绎法,又称三段论法,是指将新事物套用于某种已知规则,从而得出结论和主张。比如,我们都知道深夜吃高热量食物容易发胖,当朋友提出晚上想去吃火锅时,我们劝说朋友“还是别吃了吧”,就是基于已知的前提“这样吃会发胖”。

与演绎法恰好相反,归纳法是从多种个别事物中找到一种共同的规则。比如,从“奔驰女车主曝光提车5分钟发动机漏油,4S店拒绝退款”“不断有奔驰车主爆出遭遇质量问题维权困难”“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奔驰公司汽车问题”,可以推出结论“奔驰公司在国内的名声臭了”。

此处,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演绎法,要判断套用的规则是否合适,因为一旦用错了规则,必然导致推出的结论无法成立;使用归纳法,要避免思维定式和个人感情的影响,尽可能选择大范围的样本。

二、高效沟通,人际沟通能力是关键

人际沟通能力,是职场人士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比如,向上司表达自己的想法,工作成果汇报,会议时的工作讨论等等,考验的都是一个人的沟通能力。



日本GLOBIS商学院,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发现,那些擅长沟通的商务人士,在沟通中,都做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沟通前,消灭双方在信息、理解能力以及价值观上的差距。

一方面,我们要理解沟通对象在信息和理解能力不同。比如,作为公司的财务,你告诉别人:本月我们的ROE(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了4%。可是,如果不解释ROE的概念,作为普通员工,压根不明白你要传达的是什么信息。

另一方面,我们要考虑到不同的价值观所带来的理解差异。比如,同样面对加班,有的人认为年轻多学点东西是好事,非常乐意;而有的人却认为是压榨了自己的休息时间,非常不满。

总之,缩小信息差距,统一理解能力,整合价值观,是高效沟通的前提。

第二,沟通开始后,先用一句话传达你的结论,再说你的依据。

这个很好理解,人们对于外界信息的接收是会感到疲惫的。一般情况下,开门见山抛出观点,更容易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让对方理解你表述的重点是什么。反之,如果先说大段的理论依据,可能对方都听得不耐烦了,还不知道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第三,沟通中,使用数字或者故事做具体阐述,增加逻辑上的说服力。

比如,同样是表述这项工作完成之后,会有丰厚的回报,那么“项目组成员每人的加薪幅度在20%以上”就比“会给大家涨工资”更有冲击力。



故事阐述,可以让对方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能想象出你的描述的场景。

比如,要表述:“我很忙,所以今天没时间做这件工作”。你可以说:“今天早上一上班,我就接到客户A的紧急投诉电话,他对产品出现的问题非常不满,扬言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就投诉到上级部门。我跟售后、技术支持那边的同事分别做了沟通,他们告诉我排查出问题原因并解决问题至少需要1天的时间,在这期间,我需要不断跟进进度,同时安抚客户A的情绪。”

三、解决问题,演讲能力是保障

上面所说的人际沟通,适用的主要是“做汇报、商量或讨论”这种小规模场合。如果是面对几百或者上千人,那么在逻辑思考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之外,还考验到一个人的演讲能力。

日本GLOBIS商学院认为,与其研究演讲的套路和技巧,不如先明确最最基础的知识,也就是演讲的四要素:演讲的目的,演讲的受众,演讲的制约条件,以及演讲的内容。

第一,明确演讲目的。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说:“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
的确,演讲都是有目的的,目的不同,所期望的结果不同,那么想要传达的内容或者传达的方式都会有所不同。



拿以销售为目的的演讲举例:如果,我们希望演讲结束后,对方公司产生与我们签约的意愿。那么,演讲中,我们就要不断强化对方的签约意向;如果,我们希望演讲结束后,对方公司已经购买了我们的产品,并希望了解后续的服务和价格优惠,那么,演讲中,我们就要尽可能地向对方传达这些信息。

总之,演讲中,演讲者要做的是尽可能地展示听众想要达到的状态,并让这种状态尽量具体可视。

第二,分析演讲的受众。

演讲虽然面对的人数比较多,但是里面是有“中心人物”的。比如,我们想要的是决策,那么中心人物就是有决策权的人;我们想要的影响宣传,那么中心人物就是有影响力的人。

找到中心人物之后,就要根据他的经历和周边环境,理解他所关心的问题,在演讲中做针对性的阐述。

第三,了解演讲的制约条件。



演讲中难免会遭遇突发状况,比如时间紧张,设备损坏,或者PPT丢失等意外。为了保障演讲的顺利开展,演讲者必须提前做好应对。比如,我之前参加的一次大型演讲,服务员倒水时,不小心弄湿了演讲者的笔记本电脑,导致电源短路,投影仪也彻底报废,让演讲的老师非常尴尬,最后演讲也草草结束了。

第四,思考演讲的内容。

前期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要开始最重要的部分——思考演讲的内容。内容没有吸引力,前期工作做得再好也是白瞎。

为了让演讲生动有趣,作者建议我们设计故事线,比如,先抛出问题,再讲述原因,最后给出解决方法;或者,先阐述产品或服务的特点,然后指出能带给听众的好处,最后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加深听众的印象。

故事线确定之后,PPT的制作也要遵循这个脉络,并尽可能通俗易懂地向听众传递信息。比如,幻灯片的字体颜色、字体大小、文字的重点,这些都要便于听众理解。

除此之外,演讲过程中,还要多与听众的互动,根据听众的反应,调整演讲的状态和方式,比如保持眼神的交流,或对听众尤为关心的问题做进一步阐述。

正如巴伯所说,当我面对一群人,或是大众传播媒体谈话时,我总是假想自己是和“一个人”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

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与其迷恋各种技巧速成,不妨夯实职场基础功。《如何成为职场实力派》这本书教我们 从锻炼逻辑思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演讲能力开始,提高职场沟通能力,让你的想法准确、高效的传递给上司、同事、客户,加速成为职场实力派。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