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必须要提防的个人隐私泄露重灾区!

浏览:558 评论:9
2019-3-30 23:59:52 来自攒钱圆梦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每年的315的那个晚上,媒体们忙跟进,管理者忙执行,厂商忙辟谣致歉,注定是个不眠夜。
(收集隐私的探针盒子)
看完今晚的315曝光,我觉得相当解气:信息泄露、骚扰电话、网络贷款。因为我2108年深受其绕,虽然尝试不少办法举报、屏蔽,但收效胜微。
正因为是受害者,我试着从对这个行业的挖掘,说说未被曝光的勾当。

首先信息泄露、骚扰电话、网络贷款分别代表数据源获取、联系渠道建立,业务数据转化,形成了消费金融的完整闭环。

一、我所知道的信息泄露重灾区
乱象①:安卓权限
如果使用过安卓手机,你就一定会知道,每当安装新应用时,需要允许一堆手机权限。有些甚至莫名其妙,比如地图软件需要电话、短信权限;网盘软件需要通话记录权限;打车软件需要摄像头权限。
熟悉软件使用的你,可能会尝试关闭不必要的权限,但很可能导致你该应用直接无法使用。为什么这些软件要获取与其功能八竿子打不着的权限?
个人隐私,如通讯录、图片、通话详单、甚至是银行账户都被一次性获取。比如2月社交爆出的某金融软件,会在用户不知情情况下,将包含敏感信息的截图上传其软件缓存。
虽之后官方回应未上传服务器并下线了该功能,但仍然让人怀疑多少隐私被互联网公司私自获取。

乱象②:算命、测试
多年前,社交媒体上流行一种测试游戏。测试内容有星座,最近运势,姓名评分,QQ号算命,手机号码评分等玄乎的东西。测试的最终结果无一例额外需要填写个人姓名,手机号,QQ号等,并需要分享后查看结果。
有的朋友不以为然,测试后图个乐,而这种却在暴露自己的信息。
大概的方法是:运营者通过游戏1捕捉到用户的姓名,通过游戏2捕捉到用户的QQ,通过游戏3捕捉到用户的手机号,然后再综合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人的完整信息。不排除这些信息有部分有误。但大部分人都是纯真的,且运营者往往有“留下真实信息才能测得准”的提示,所以还是能得到一些准确用户资料。
而随着网贷面部识别的兴起,社交媒体上又有通过拍照看面相的分享,其目的就是了获得你的面部识别。

乱象③:生活泄露
逛街遇到问卷调查,买东西被商家要号码和住址,留下个人信息可以免费领礼品,办会员卡要留下姓名电话,甚至是未被撕碎的快递面单。
这4种情形,我想各位肯定都或多或少遇到过。如果是你,你会留下你的信息么?许多不警觉的人可能因为好心;因为商家要求,抹不开面子;因为免费礼品,会真真切切的留下自己的所有真实信息。
接下来时间会接到各种莫名其妙的推销电话,也就不奇怪了。


有人说现在信息泄露很严重,自暴自弃说没必要保护,这种思维显然不可取。作为个人信息的主人,自己一定要有意识防止泄露和维护。否则严重时,已经追悔莫及!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