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yanna 于 2018-12-16 18:05 编辑 胡塞尔曾说过:“语言即是思维。”某一领域的语言承载了这一领域的核心知识,想真正了解某一领域不能不学语言。语言相对于理科,需要日积月累的掌握,也需要自身的感悟。 而财务是商业的语言,了解商业,分析商业,运作商业,都应当从了解财务开始。 这十天,我们在璃烟的带领下啃了一本据说是财务入门的书籍:《手把手教你读财报》,对于我这个文科生来说,偏表格的数据还是挺让我头疼的,但是考虑到这确实是我需要掌握一点的新知识,我又静下心来看。 10天的内容,我虽是小白,还是有一定感悟的。 本书从三大表开始,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一点点向我们揭示一个公司资产情况。 第一,外行人经常会问及公司的利润几何?其实,光看利润表是没用的。比如说,每年年底都是一个公司最忙的时候,因为要盘点本年公司产出和利润有多少,剩余多少存货,以便再安排来年的生产计划和员工储备情况。但利润表最有操作空间,因为,一旦公司有了生产行为,拿到订单,就认为这些产品买出去了,并且产生了效益,他们就会把这笔收入记在利润表中,但如果这笔账迟迟没有兑现或是又发生意外,没能顺利成交,又该如何? 而且,大多数公司为了使业绩好看,也不乏作假虚报之行为出现。 所以,考察某公司财务情况,不能只以利润表为原则。 第二点,我觉得对我感触比较大的就是书中提到:“将企业与竞争对手比较。”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成熟而且稳健的企业,是不怕比较的。所以,如果想了解一个企业现时的运营状况,就要在了解完报表之后,进行同级比较。 我们可以这样操作: 1.与同行或竞争对手比较,看企业在行业内所处的位置,避免被企业增速迷惑 2.比较资产负债表结构,看行业内人士对资源的运用方向是否观点一致,有共识还是分歧 3.比较利润表指标,观察管理层是否称职,是否有效运用了股东提供的资源。 在市场经济时代,要想在买方市场中异军突起,不光要产品质量过硬,还得售后服务好,更要有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 对于我们非财务专业人士来说,了解这方面的相关知识也是有必要的,对于家庭财务的梳理和理财观的培养,这本书都是本不错的入门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