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天陪孩子在窗户边玩黏土,我捏了一只小象,孩子吵着要自己贴眼睛,我怕她贴的不好,就不让。 “妈妈,我可以贴的。” “瞎说,你会贴歪的。” “我可以的。” “不要,你肯定会贴歪的。你贴歪了,这只小象就毁了。” 她顿了顿,忽然说:“我就要贴,你要是再这样说,我就从这里跳下去!” 我愣了,让她把眼睛贴上去,果然是歪的,但我没敢再刺激她,只叮嘱:“以后不要瞎说话了哈。” 晚上给她洗澡的时候,问她为什么要说这个话,她说:“是因为妈妈不让我贴眼睛,我觉得委屈。” 我说:“再委屈,也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呀。”再问她从哪里学的这句话。她就不肯说了。 这个事我想了好几天,如鲠在喉,就没想明白,是现在的孩子都懂事太早了么?还是自己的教育有问题,才四岁就知道拿跳楼来威胁父母了! 经常看到新闻里说中学生跳楼的,没想到这么快老母亲我就要面对这个问题了。 2.我把这事在一个群里说了,一个朋友就问:“你确定你女儿是在威胁你么?” 我疑惑了,这句话不就是威胁么? 她说:“也许你女儿并不是威胁你,仅仅是伤心。” 伤心这倒是真的,她自己也说了是觉得委屈,觉得我不相信她。 我好好想了想,发现自己一直都是在从自身感觉出发想问题,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在我们大人眼里,跳楼的这句话肯定就带有威胁性质,但孩子究竟明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还不一定,也许她只是从哪里看到或者听到这句话,觉得这个语境里可以用上就说出来了。很多时候,孩子不会想的那么复杂。 接着,朋友建议我问下孩子是从哪里知道这句话的。 刚好小朋友在家,我提起这件事,她这次松口了,说是看迪士尼米老鼠的动画片里看到的,有一集讲大家都忘记了米妮的生日,她好伤心,要跳楼,米奇阻止了她。 这就对了,那天我们对话的场景和动画片里的差不多,所以当我们的对话开始互不相让,孩子就很容易不自觉带入动画片里的话。 其实孩子在学语言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和大人的学习方式不一样。我们在学校是先学字、再到词、词的含义、词的用法,再去造句,模仿合适这个词的语境。 但孩子就是跳跃式的,她听到某个词,即使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就是能在某个特定场合能恰如其分把这个词表达出来。 就像有次早晨送她去上学,在公交车上,她看窗外在下雨,许多落叶和垃圾被风吹散撒满了路面,她忽然说:“妈妈,你看,地上一片狼藉。” 我嗯了一声,转念就反应过来:“你从哪儿学到’一片狼藉’这个词的?” 她却笑笑说不记得了。 想到这里,我的心情放松起来,我继续和孩子聊了下跳楼的后果,和死亡的意思,以及动画片和现实的区别。虽然我很早就跟她解释过死是什么意思,但那时更多的是给她灌输“死亡”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希望她能把“死亡”这个事看淡,不那么害怕。我还特意带她去看了《寻梦环游记》,结果她看完后,就说:原来人死了后还挺有意思的呀。 现在看来,也许在她眼里“死亡”既然没什么大不了,说去跳楼也更不是什么大事,跳楼有什么后果她就更不会去想那么多了。 我把她搂在怀里,说:“如果你真的跳楼了,妈妈会哭死的,妈妈就再也没有宝宝了,宝宝也永远看不到妈妈了。那些好吃的好玩的,宝宝再也享受不到了。” 她开始还很平静的听着,等到我说好吃的好玩的她再也没有,嘴巴就开始撇了,一脸伤心。 3、其实那天孩子睡觉后,我就和老公讨论了这件事,他说这句话要么是在幼儿园跟其他小朋友学的,要么就是在动画片里看到的。还有就是有时我们从新闻里看到这样的事,在吃饭时会提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老公建议不让她看动画片了,担心会把孩子带坏。我倒是觉得没这个必要,人都是社会动物,不可能在真空中长大。就算不看动画片了,也是会在其他地方受到影响。 她能说出这样的话,对我们也是个提醒,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小时候大不一样,不能用我们小时候的教育方式来对待了。我们更应该重视她的心理变化,而不是单纯的剔除生活中你觉得的不好因素,也是绝对无法完全清理掉的。 出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顺藤摸瓜,从源头把孩子心里的结打开。绕开和无视,都只会让孩子在错误的思想上越走越远。新闻里那些从楼上一跃而下的孩子,在决定跳下之前,肯定向父母传递过求救信号,只是父母没有注意到。孩子求救无望,才去选择绝路。 为人父母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自觉的就从大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而不是孩子的角度,这样做出的决定,反而会起反作用。我们应该先和孩子好好沟通,问清楚她究竟是怎么想的,希望大人怎么帮助她。有时当我们了解孩子的想法后,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健康的体魄容易达到,健康的心理,却需要父母长久细心的呵护。 |